装博最前线 | 新型农机装备来了!看浙江如何智斗“七山一水二分田”?
2025-10-16 10:41:00 世界浙商
2025年11月20-22日,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商务厅、义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浙江义乌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义乌装博会)将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作为浙江省目前唯一由省级单位主办的装备类综合性展会,本届义乌装博会将重点展示浙江和国内外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即日起,我们围绕1个主题展区和6大专业展区,陆续推出产业观察报道,为海内外智能制造企业描绘浙江产业版图与合作蓝图。
清晨,浙西南缙云县的茭白田间,一幅鲜明的对比画面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六旬农户佝偻着腰喷洒农药;不远处,一架植保无人机掠过田垄,精准将肥药均匀播撒在茭苗间,划出一道科技与农业交织的弧线。
传统与现代在同一片田野相遇,也折射出浙江农机装备迭代升级的脚步声。
浙江地形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复杂的丘陵山区地貌决定了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挑战。如何让农机适应山地、丘陵与小块耕地?如何通过智能化装备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决这些问题,正是浙江发展新型农机装备产业的价值所在。
从“冷门赛道”到国家级产业集群
浙江是全国农机装备的重要产地和出口大省。数据显示,仅2025年前两个月,浙江农业机械出口额就达28亿元,同比增长33.7%。全省农机工业总产值正加速逼近千亿大关,农机装备出口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背后的支撑,是浙江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2023年出台的《浙江省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培育规上农机企业750家,打造50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小巨人”企业,全面推动农机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丘陵山区农机曾是“冷门赛道”。全国有7亿多亩丘陵山区耕地,粮食产量占三分之一,农机化率却只有53.5%,不少地区面临“无机可用”“无机好用”的窘境。
金华、台州敏锐捕捉到这一需求,以小型化、轻量化、多功能化为研发方向。2024年,工信部公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金华台州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成功入列,标志着浙江在这一领域跻身国家战略版图。
农机出口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农机装备出口超300亿元、全国居首;国际先进产品8个、国内领先产品20个……去年底,金华台州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交出了亮眼的出海“战绩”。目前,该集群还拥有农机装备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上市企业9家、单项冠军企业3家,涌现出一批出色的新生代科技企业。
新型农机装备为农业带来“科技范儿”
如果说企业的突破展示了产业的活力,那么农户的切身体验则折射出农机的实用价值。
今年3月,在富阳举办的一场农机新装备培训会上,一台新能源纯电动履带式旋耕机成为焦点。它宛如一辆“小坦克”,不仅能爬坡,还能连续作业8小时以上。更关键的是,其旋耕成本仅为同类燃油机的二十五分之一。
在缙云县,科技特派员郑航则把无人机引入茭白田,并制定了丽水市地方标准《茭白田无人机作业技术规范》。这套“绿色算法”让肥药利用率提升40%以上,水体污染减少六成。如今,越来越多的茭农告别了“面朝泥水背朝天”的劳作方式,机械化正逐步破解制约产业升级的“三高”难题。
这些案例背后,是农机装备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正如富阳一位农机经销商所言:“以前年轻人嫌农活累,如今农机越来越智能,年轻人也愿意回乡从事农业生产了。”
农机不仅仅是“铁犁换钢牛”的升级,更是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浙江在全国率先推动农用无人机普及,目前全省保有量超过6800架。根据最新行动方案,到2027年,全省农用无人机将突破1万台,实现农事服务中心全覆盖,年作业面积超过6500万亩次。
据统计,当前我国智能播种机、无人植保机等新型农机装备需求年增幅超过20%,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产业链正不断向关键核心部件延伸:无级变速器、锂电池包、作物传感器等新技术研发方兴未艾。未来,新能源农机、农业仿生机器人、智慧农业决策系统等新兴方向,正在重塑这一产业的边界。
义乌装博会:等你“展翅”,助你“高飞”
作为浙江省目前唯一由省级单位主办的装备类综合性展会,2025义乌装博会将成为全球智能农机装备展示最新突破的舞台。
在新型农机装备展区,观众将看到自动驾驶丘陵拖拉机、无人植保飞机等高端智能农机;采茶机、果园运输机、果蔬分拣机器人等丘陵山地特色装备;智能林木修剪机、牧草收割机等林草装备;以及畜牧养殖机械和智慧农业解决方案。这些展品,不仅展示浙江企业的创新力,也为国内外采购商提供最直观的合作场景。
对参展企业而言,装博会是展示新产品、结识上下游合作伙伴、开拓海外市场的绝佳窗口。对采购商而言,装博会则是集中了解产业前沿、对接优质资源的高效平台。借助这一平台,浙江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农机装备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邦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战略的基石。而粮食安全离不开农业现代化,更离不开农机装备的持续创新。
在浙江这片“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土地上,农机不仅是钢铁与齿轮的组合,更是农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桥梁。从永康的出口车间到缙云的茭白田,从农户手里的遥控器到义乌装博会的展台,浙江新型农机装备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回应时代的命题。
随着2025义乌装博会的临近,这场产业盛会不仅将见证浙江农机装备的新高度,也将为全球农业装备市场描绘出一幅合作共赢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