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智库周国辉院长:让天下浙商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

2025-10-16 17:23:12 世界浙商

10月12日,由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商》杂志、浙商博物馆承办的“谋势而动 向新而行——浙商发展研究院新任院长聘任仪式暨‘十五五’规划与奋斗的浙商研讨活动”在浙商博物馆圆满举行。会上,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周国辉受聘为新一任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他随后发表讲话。

以下为讲话全文:

10月12日,非常荣幸,能在这样一个承载浙商精神与记忆的殿堂——浙商博物馆,接受这份沉甸甸的聘书。此刻,我内心充满感激,也深感敬畏。

感谢省委领导的信任与托付,将研究院院长这一重要职责交予我。浙商发展研究院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于2012年12月30正式成立,在创始院长王永昌的带领下,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省内外均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大的影响力,不仅是浙商研究的高地,更是服务浙江发展、探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智库。我在致敬王永昌院长的同时,如何接好这个高起点的接力棒,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我一直敬畏于浙商这个伟大的群体。从“四千精神”的筚路蓝缕,到“地瓜经济”的根深藤广,到数智经济的迭变重塑,一代又一代浙商,凭借敢为人先的锐气、搏击商海的勇气、扎根实业的底气,不仅书写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更塑造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基因,成为推动浙江和中国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座博物馆里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段奋斗的史诗。站在这里,我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前辈的瞩望。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其发展态势至关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和新的历史机遇。同时,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浙商群体的传承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新任院长,我深知自己能力有限,唯有以勤补拙,以谦求学。我将紧紧依靠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依靠浙报集团的指导支持,依靠研究院同道和秘书处团队的团结奋斗,紧紧围绕“服务”二字展开。

第一,服务好浙江发展的大局。研究院不是象牙塔,我们的研究课题都要从浙江经济发展的火热实践中来,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实践中去。我们要聚焦于浙江正在全力推进的重大战略,无论是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还是“地瓜经济”能级提升,都需要我们提供更前沿的洞察、更务实的建议、更有效的智力支撑。我们要努力让研究院的成果,能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生产力。

第二,服务好浙商发展和成长。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财富。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广大浙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研究院要成为浙商思想的“加油站”和“策源地”。我们要深入研究宏观趋势、产业变革,为企业家洞察未来提供参考;我们要总结提炼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为广大浙商提供学习借鉴的范本;我们更要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促进政产学研金的深度融合,为浙商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赋能。

第三,服务好浙商精神的传承。浙商精神需要不断梳理、不断研究、不断传播。研究院要与博物馆等浙商研究机构紧密联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以复杂多变的现实为场景,共同做好浙商文化的挖掘者、浙商故事的讲述者、浙商精神的弘扬者。让改革创新、艰苦奋斗、诚信守法、追求卓越、胸怀天下的浙商品格,激励更多的后来者,让天下浙商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今天这个仪式的地点是我建议的,目的有二。一是身临其境,增强真切感和使命感。研究、宣传、推介浙商,首先要学习浙商。二是携手共建。要坚持开门、开放办智库,要与浙商博物馆等浙商研究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一道进一步做强做响这张金名片。我恳请各位领导一如既往地关心指导研究院的工作,特别期盼王永昌老院长和各位前辈同仁不吝赐教、多多支持,我希望与研究院全体同事一道,秉持浙商精神,心怀敬畏,脚踏实地,努力将研究院建设成为省委、省政府信得过、广大浙商靠得住、调查研究叫得响的高水平智库平台。

再次衷心感谢大家的信任!我一定不负所托,尽己所能。谢谢大家!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