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企业面对面,政策金融齐上阵!农机产业何以“点石成金”开启智慧新篇?
2025-11-21 15:39:22 世界浙商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要推进高端智能、丘陵山区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与之对应,现实需求尤其迫切——丘陵山区耕地占全国三分之一,其农机普及率却仅为53%,仍有许多地区存在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困境,于产业而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1月20日,“金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发展大会”举行,已晋升“国家队”的金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主力尽出,与政、金、学、研、媒各界代表共聚一堂,共同为田野、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探寻全新时代答案。
“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

金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章旭升
金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章旭升指出,“金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已于2024年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集群规模已达670亿元,并呈现出产品种类丰富、企业主体众多、创新动力强劲、海外市场活跃特点,“我们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在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产研结合一体推进,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色化迭代升级,打造全国乃至全球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的先进制造高地、创新研发高地。”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詹佳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詹佳祥首先为“金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入围国家队点赞,同时提出集群要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发展的新目标。他表示,浙江高度重视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将在集群培育、技术攻关、企业发展、市场推广等全链条产业体系推出更多举措。他也特别从新产品开发、装备企业培育、装备推广应用、政策支持等多方面,期待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市及企业共同发力下,尽快将集群建设成为全国标杆,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金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培育提升方案(2025-2027年)》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三年的发展路径。该方案提出通过八大行动、27项任务系统推进,目标到2027年集群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打造全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创新策源地和智造高地。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举措同步亮相。中国人保财险特别推出“农机链保”系列产品,覆盖研发、产品、资金全方位,以及研发、生产、交付全链条风险;工商银行金华分行特别带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农机产业集群金融服务方案”,该方案构建针对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企业分别提供农机特色产业贷、法人厂房购建贷、跨境直贷等全周期金融支持,并以融资定价、投贷联动、海外协同等赋能客户发展,为企业及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创新产品荟萃,未来可期
大会现场,多家集群企业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产品。

浙江四方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胡华东现场发布新品SFG902无人驾驶履带拖拉机、2ZM-6辅助驾驶覆膜插秧机,并全方位介绍其功能优势。其中,该款履带拖拉机能够有效提升作业效率并保持耕地可持续性,且能够精准控制作业速度与深度,能够灵活操控适应小地块复杂边界,在夜间或恶劣天气能够持续作业,突破人类操作限制。
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胡礼平带来新品2ZZG-8D高速插秧机,这是一款无人驾驶的插秧机,其辅助驾驶导航精度可达到2.6/1.9cm,伤秧率仅为0.9%,漂秧率仅为0.4%,漏插率为0,有效度达100%,对水稻稳产保供意义重大。
浙江欧欧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外贸经理汤俊杰带来三款智能化小型农用遥控割草机,其中OO-BRCMGS机型采用数控机床类直流无刷电机,节能耐用,单次续航超3小时,适合长时间工作,且能够实现停车自动刹车等功能,适合陡坡作业,并采用工业遥控装置,操作简单、故障率低,遥控距离可达200米。
浙江文信机电制造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周怡欣发布了其最新款遥控割草机,她介绍,该款产品效率与精准兼具,并具备灵活便捷、操作轻松、安全性能高、割草高效等特质,并配备大型履带,有效强化了复杂地形的通过性和稳定性。
台州市一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副总邓红斌此次带来了双层谷物低温保鲜钢板仓产品,她介绍,该仓采用独特的双层钢板夹层设计,配备智能控温系统,实现16-18℃恒温保鲜,保鲜期可达3年,年保鲜成本每吨不超过20元,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而这些,只是金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实力之掠影。

紧随其后,省农机院农业机械研究所所长郑涛也发布了“茭白联合收获机”“温室智能巡检搬运机器人”“蔬菜种苗自动嫁接机”等多个最新科研成果,他表示:“作为产业集群促进组织,近年来,我们紧盯农业产业‘机器换人’上存在的短板,在‘尖兵领雁’‘农业双强’等项目支持下,研制了一批丘陵山地适用农机装备,取得了较好成效。”他也向在座企业发出邀约,期待能够加强企研合作,将科研新成果产业化推向市场。
何以形成精准、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农业体系?

主旨演讲环节,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装备研究一处兼二处处长尹峰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为题,系统梳理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提出,“十五五”期间,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我国具备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塑造外部环境的诸多有利因素,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新技术与装备技术深度融合,智能装备成为重要趋势;产业生态向平台化发展,企业形态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绿色化发展正成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结合三一集团依托树根互联打造的MRM平台(机器关系管理平台)、锦浪科技绿色化发展多元举措以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案例,尹峰提出,“十五五”我国装备制造业将主要呈现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大趋势,其中,智能化包括产品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服务智能化,“要重点突破工业母机、农机装备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瓶颈,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体系。”他建议,未来,要强化创新突破、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持续推进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推广应用、培育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快装备“走出去”和国际合作,从而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数字农业农村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何勇聚焦“低空经济农业应用的现状和前景”谈到,低空经济能够提升农业作业效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供高效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手段,能够同时带动制造产业、飞行产业、保障产业、综合服务产业的发展,“我认为,农业低空经济潜力非常大。例如,未来,农作物检测、管理、基础设施监督、环境与碳排放监测、农村物流运输等场景,均可以拥有低空经济模式下的专属解决方案。”
“当然,在此之前,我们需要首先完成农用无人机机型与非空系统设计开发,以及无人机机载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何勇特别分享了包括机载自稳云台、农用机载碳排放检测设备、水稻抗病种质资源筛选等在内的一系列浙江大学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突破。何勇非常看好低空经济农业应用的前景,“未来,无人机将在‘耕种管收’全流程中与地面智能装备协同,实现‘低空经济+智慧农业+数据闭环管理’,并最终形成精准、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农业体系。”


会议尾声,1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中试平台建设、产线技术改造、技术熟化应用等多个维度。其中包括四方集团与省农机院共建金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中试平台建设、星莱和新增年产8000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生产线技改、文信机电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面向粮油生产包工巡检无人机关键技术及应用等重要项目。
这些签约项目标志着金台农机集群正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提升”,通过政企学研金的深度合作,构建起产业集群发展的良性生态。在这片曾经创造“无中生有”商业奇迹的土地上,金台农机装备集群正在书写新的“点石成金”故事,为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浙商》杂志 李艳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