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赶到引领:先临三维以无线三维扫描技术重塑智造未来
2025-11-19 12:42:51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施晓艳)在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三维扫描技术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先临三维,作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三维视觉技术,斩获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双重殊荣。近日,《浙商》与先临三维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探寻企业的技术突破路径与生态共赢实践。

二十年深耕,从追赶到引领
2004年,先临三维以三维视觉技术为起点,开启了跨越二十余载的产业深耕之旅。作为行业领军者,公司业务已形成两大核心支柱:高精度工业3D扫描仪及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以及覆盖齿科全流程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目前,其产品网络已触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0%,展现出强劲的全球化竞争力。
“技术创新始终是我们的核心驱动力”,先临三维品牌市场经理刘海华在采访中透露:“从早期技术追赶,到与国际顶尖水平对标,再到如今实现行业引领的跨越发展,这是先临三维长期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带来的产品和市场的正向反馈。”
值得一提的是,先临三维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无线一体化三维扫描技术,已成为行业技术革新的标杆。该设备集成了AI处理器与可视化交互屏,实现了“开机即扫”的便捷操作,被业界定义为“第三代无线扫描技术”。这一突破性创新不仅摆脱了传统线缆束缚,更重新定义了三维扫描设备的便携性与效率标准。

生态共赢:视谷产业园的协同效应
在探讨区域产业发展生态时,刘海华着重强调了中国视谷窗口园区对企业发展起到的倍增作用。“产业园集聚了大量智能视觉领域上下游优质企业,产业业态的完善显著优化了我们的供应链布局”。刘海华进一步说明,视谷产业园的产业链配套优势,不仅为公司产品的配套与供应链导入提供了便利,更通过地理邻近性显著降低了物流与仓储成本。这种集约化的产业生态,为企业实现高效产品交付提供了有力支撑,整体运营效率得到实质性提升。
在人才聚集效应方面尤为显著。刘海华分享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视谷产业园落地前,一位前来应聘高端岗的博士候选人,认为公司区域偏远、配套不足而直接放弃面试。随着“中国视谷”品牌效应的持续释放,区域人才吸引力实现质的飞跃。目前,先临三维1300余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超45%,其中半数以上具备硕士/博士学历。 这种高密度高水平人的才储备,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注入了强劲动能。
刘海华表示,产业园的集聚效应不仅体现在供应链优化和人才吸引上,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越来越多优秀企业和专业人才的汇聚,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更多机会,这种协同创新的环境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湘湖论剑:搭建产业协同新平台
作为“湘湖论剑”分会场联合主办方,刘海华盛赞此类产业交流平台的价值。“活动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伙伴、青年科学家及行业专家,构建了开放协同的对话窗口。”她透露,先临三维始终秉承“以高精密测量保障高端制造”的技术路径,通过技术赋能助力客户创造实际价值。此次论坛不仅是技术成果的展示舞台,更是深化合作、推动产业链协同的重要契机。
在筹备过程中,团队深刻感受到行业对技术创新与务实落地的双重期待。“我们期待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伙伴了解先临三维的技术成果,共同拓展智能制造的应用边界。”刘海华表示,这种开放协作的姿态,正是企业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法宝。
面向未来,刘海华表示,企业将重点深化第三代无线扫描技术的应用场景拓展,持续赋能汽车工业、民用航空、工程机械、能源重工和电子电器等高端工业领域;同时持续优化齿科数字化等垂直领域的解决方案。国际化战略方面,公司将依托现有全球网络强化本土化服务能力,让中国智造的高精度三维技术惠及更广泛的国际用户。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刘海华强调,“我们正处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先临三维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重,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为全球客户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三维视觉解决方案。”
这份对初心的执着坚守,让先临三维完成了从技术追随者到行业引领者的关键跨越。在智能视觉产业的蓬勃发展下,先临三维的创新征途,正朝着更广阔的未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