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让民营企业家站在C位
2025-11-04 17:18:35 世界浙商
11月1日,2025湖州民营企业家节如约而至,企业家们步入红毯,走上舞台,享受属于他们自己的时刻。
正如湖州市委书记陈浩在现场致辞中所说:“这些年,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作为最宝贵的财富,在每年的‘新春第一会’上表彰‘金象’‘金牛’企业,为功勋企业家举办南太湖‘象宴’,给企业家颁发‘银杏奖’‘湖颖奖’,让企业家站在前台、坐在C位,在全社会凝聚了尊崇企业家、礼敬企业家、褒奖企业家的普遍共识。”
湖州自古就是江南望郡,商贾辈出,经贸繁荣,湖商创造出“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财富传奇。从丝绸之乡的织机声,到太湖之畔的创业潮,湖州民营经济一直在时代浪头奔涌。
2022年,湖州设立民营企业家节,以城市之名礼遇民营企业家,“高亮”民营企业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是一个节日的纪念,更是一次精神的点亮。正如湖州的山水养人、丝路通商,民营经济之花也在这里根深叶茂、竞相开放。
创新创业的最佳选择
时至今日,提起公司落户湖州长兴,黄鹄(浙江)精密机床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文波仍感触颇深。
2021年,在他们资金耗尽,几乎走投无路时,是长兴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出力、出地、出主意,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黄鹄精密机床在长兴这片土地上扎根、成长、壮大。
11月1日,黄文波在2025湖州民营企业家节上作为新锐企业家代表发言时说,在长兴,公司心无旁骛地搞研发、抓生产。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当海外高端机床对中国限售时,黄鹄精密机床凭借多年死磕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在与国内头部企业同台竞技中一战成名。
如今的黄鹄精密机床,已经从起初的5名员工、4平方米的门面房发展到了今年预计销售额将突破3亿元的成绩。黄文波直呼,每次来到长兴,像是回到了家。

图片来源:黄鹄精密机床供图
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黄文波深切感受到了湖州对实业创新的期待,以及当地政府“贴心、高效”的服务精神。“正是这一切,让我们这群80后,对‘造中国自己的高端机床’这件事,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黄文波说。
在湖州,与黄文波有着相似感受的民营企业家不少。“我一直觉得湖州是最佳的选择。”不久前,陈成猛向记者谈及在湖州工作多年的感受时,仍难掩激动。
陈成猛是国科炭美新材料(湖州)有限公司的董事长,2022年来到湖州后,他将公司从10个人的小团队发展成130余人的科技公司。当时他曾考察全国多地,在综合考量之下,还是决定将公司落户到湖州。

国科炭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如今,公司已经历经多轮融资,今年签约的年产2000吨多孔炭及200MWh超级电容器项目,正为储能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他说,湖州对企业一直秉承的“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店小二”服务,给了企业很强的获得感。“在服务型政府的帮助下,这里成了公司场地、研发基地、市场拓展的最好选择。”
在记者与众多企业家交谈之后发现,湖州不仅是初创企业的最佳选择,也是不少行业“老兵”二次创业的好选择。
10月中旬,一场在飞瀑流泉与青山叠翠间上演的植染大地艺术秀吸引了不小的网络关注度。在格里恩瀑布的壮阔自然背景下,数名跑山爱好者与专业模特同台演绎,释放出“自然之色”与运动活力碰撞的美学张力。而这场艺术秀正是由百德时尚产业园的董事长许志伟的新创品牌PB芃帛发起。
“我在纺织行业摸爬滚打了30多年,从最初的纺织原料工厂到时尚产业园,再到创立使用纯天然面料和植物染色的新品牌PB芃帛,是湖州提供了每一步发展的土壤。”许志伟说道,湖州既有产业基础也有创新氛围,奇思妙想的新想法也很容易走进现实。
吉利长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裁童志远也曾说过,在长三角的众多城市中选择湖州,起初也有过担心,但湖州凭借主动高效的服务和真心诚意的政策,很快让企业看到了在这里发展的机遇。
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源地,到打造尊崇企业家、礼敬企业家、褒奖企业家的共识环境,湖州以诚信为底、以创新为笔,绘就企业发展的最美风景。
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
“当地政府常常会想在我们前面,这是让我最感动的。”
10月的一天,在湖州吴兴零跑汽车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项目的现场,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厂长刘志强。他指着飞速运转的生产线介绍道,这个工厂是零跑科技与湖州围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供应及汽车电子、综合能源项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的众多项目之一。
该项目在今年2月正式开工,计划总投资15亿元,用地178亩,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8.4万套车载电池、72万套电源的生产能力。

产业园一景。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整个工厂从打桩施工到交付大概只用了4个月零20天的时间,建设速度比一般的施工周期要快了4至6个月。”刘志强说,这是因为当地政府在水电气、交通、员工宿舍等等各方面的鼎力支持,不少方面都想在了工厂管理者前面。
这种贴心服务正是民营企业家节倡导的尊商、重商、亲商、爱商理念深入人心的缩影,是政府站在企业的角度想问题、出思路、拿办法,做好制度供给、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在点点滴滴的具体事务中,在一次次‘雨中打伞’中,在政企携手同心、合作共赢中,企业持续感受到太湖南岸这片热土上的温度与激情。”在2023年11月举行的湖州商品交易会上,三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向文波曾深情讲述三一集团与湖州互相成就的美好故事。
湖州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最宝贵的财富,始终把企业家奉为“座上宾”,为企业家“雨中送伞”“烈日遮阳”“雪中送炭”。
自2022年首个湖州民营企业家节设立以来,湖州以此为切入点,先后制定出台了《湖州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工作要点》等政策文件,全力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渥土壤,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

今年5月的一次“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在湖州,“周三见”已经是每一位企业家最喜爱、最期待的浪漫。自2022年6月以来,湖州持续开展每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市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轮流主持,与企业家面对面、零距离交心,问题当场交办,两周内给出反馈。
截至今年9月底,市县联动召开恳谈会1186场(其中市级149场、区县1037场),参会企业家8658位,办理满意率99.69%。
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一次恳谈会后说:“一趟趟亲清直通车,给企业通堵点、解急难,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支持,给企业增信心、添动力,让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城市与企业家相互成就
“谁对湖州发展贡献大,湖州就褒奖谁。”湖州市委书记陈浩曾如此说道。
在2025湖州民营企业家节上,上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被请上舞台,接受表彰。这里面既有民营企业营收50强、纳税50强、研发投入50强、就业50强等等,也有特殊的个人奖项:湖颖奖与银杏奖。
记者注意到,此次民营企业家节上,还延续了“企业家给政府部门打分”做法,由受益企业代表为营商环境最佳实践案例单位颁奖,倒逼政府部门持续改进服务,让企业更有感。
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背景下,湖州的民营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规模稳步提升。民营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115.3亿元,同比增长5%。
当下,民营经济已是湖州发展的活力之源,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湖州GDP比重77.3%,民营企业税收占比82%,民营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89.9%,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数占全市总就业95%,全市民营经济主体数占全市经营主体比重97.1%。
在今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系列榜单中,湖州的天能集团、超威集团、升华集团、德华集团、久立集团、美欣达集团和永兴科技等7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8家企业上榜“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莫干·庾街一景。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湖州这片炽热的土地,曾经演绎了富甲一方的商贾传奇,铸就了一方繁华富庶之地。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湖州民营企业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脱颖而出。而民营经济,作为一座城市最鲜活的血脉与最灵动的气息,它以无数创业者的汗水与智慧,支撑起城市的繁荣与活力。
2023年,浙江省刚出台《浙江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湖州紧接着就出台了“民营经济39条”,聚焦解决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信心不足、转型不快、要素制约”等问题,体现出“尽承接、集大成、湖州味、重落地”的特点。
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始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它有助于巩固改革成果,回应各方关切,提振发展信心,营造有利于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记者注意到,在满满的尊崇感下,越来越多的流量涌入湖州,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湖州,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湖州,越来越多的“同行人”正在变为湖州的城市“合伙人”。近3年,湖州全市累计有950多个固投3亿元以上项目成功落地,全市31家金象企业中,有11家是外来投资者;44家税收超亿元制造业企业中,有19家是外来投资者。

南太湖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湖州市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韩芳告诉记者,下一步将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为契机,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民营经济工作,推动社会各界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家与城市,总是彼此成就的。湖州的故事,正是如此——一座城市以热情的服务与贴心的守护,给了无数创业者逐梦的舞台;而一代代敢闯敢拼的民营企业家,又以激情与智慧,为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企业家的梦想,生长在这片土地的温度里。而城市的高度,也在他们的奋斗中被一点点托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