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跨境贸易投资规模首破千亿美元

2025-10-20 18:22:05 世界浙商

资料图 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 林思谕 摄

近日,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通过电脑网银,只用3分钟就完成了原先要花费半个小时的外汇结算业务。公司董事长陆如辉介绍,以前办理外贸收付汇,要提前准备合同、发票、报关单等,银行审核时间也长。成为跨境贸易结算优质企业后,公司享受“免审单”红利,实现跨境资金结算“秒申请、分钟办”,仅此一项,每年将减少千余份单证的准备和审核工作。在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像勋辉电器这样的跨境贸易结算优质企业已达384家,中小企业占比超70%。

2022年1月以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积极推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聚焦大宗商品、国际贸易、港航物流等特色领域,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探索一系列跨境金融领域政策措施,满足企业对于金融支持新型国际贸易发展的多元诉求。截至今年8月,宁波片区已累计办理试点业务28.7万笔,金额达1065亿美元,业务规模领跑全国首批4个试点区域,多项试点政策措施在全国各个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

为更好地支持企业“走出去”,国家外汇管理局宁波市分局推出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允许跨国公司境内外成员企业统一归集资金额度,适度提高境外放款额度、外债额度上限。“这一政策,让企业在境内外资金集中调配等方面有了更多自主权。”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仅2024年,公司通过资金池向境外放款1500万欧元,满足了塞尔维亚子公司日常经营需要,为开拓欧洲市场提供支持。仅今年1月至8月,宁波片区跨国企业就累计办理跨境资金调剂21笔共4.96亿美元,节约成本约900万元。

在融资租赁行业,飞机、船舶、高端设备等标的物动辄千万元,单靠自有资金,难以施展。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浙江海港租赁有限公司与交通银行宁波分行签署协议,落地全省首笔“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试点业务,允许子公司在自身外债额度不足的情况下使用母公司的外债额度,助力融资租赁公司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降低融资成本。借着政策东风,浙江海港租赁有限公司先后开拓了“首单二手船买卖直租”“首单油化船融资租赁”等新业务,实现了散货船、集装箱船、油化船融资租赁业务的全覆盖。

境外资金投资方面,宁波片区也有了新通道。通过积极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截至目前,宁波片区已先后落地民银新动能等4个QFLP项目,推进设立灵均等3支QDLP基金。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