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看不见的摩天楼” ,把城市写进一行行代码

2025-09-01 15:41:51 世界浙商

 

当黎明划破天空,城市开启一天的忙碌,地铁刷码进站、手机扫码支付、红绿灯丝滑切换,甚至远在太空的卫星姿态,都会在每一秒钟被看不见的手指轻轻拨动——它们的名字叫“软件”。

在杭州滨江的写字楼,在宁波高新区的实验室,这群“隐形冠军”以键盘为利刃、以算法为兵法,把一行行代码写进国家经济的主动脉:2024年,浙江软件集群营收1.34万亿元,占全国版图的关键一角;从电商云到城市大脑,19家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把“浙江造”刻进老百姓的生活里。

当多数人还在屏幕前滑动指尖,它们早已在数字世界的背面,悄悄决定了下一秒世界的温度与速度。高端软件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科技背后藏着运筹帷幄的“大脑”

“如果把手机、汽车、电网想象成人体,芯片是骨骼,数据是血液,那高端软件就是神经系统——它决定每一块骨骼何时、以何种力度、与谁交互。”在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门口是敲着各类代码的程序员,而研究院副院长杨坤则用一句话把“高端软件”这个抽象词,拉到了我们每一次心跳和呼吸之间。

杨坤。潮新闻记者 李沐子 摄

杨坤进一步解释说:“我认为高端软件是活跃于新兴领域,针对安全、高性能等特殊需求做优化设计的软件。”

“高端软件不是更贵的代码,而是面向极端场景的代码。”杨坤说,它要快,毫秒级吞吐亿级数据;要稳,十年不宕机;要安全,0.1秒内自我止血。“像给城市装上大脑,脑回路必须同时防车祸、防诈骗、防地震。”

2022年初,杨坤加入浙江大学研究院。这几年来,他笑称自己回来的正是时候,高端软件的两次“台风登陆”般迭代都被他经历过了:ChatGPT让软件长出“语言肌肉”,具身智能把算法塞进钢铁之躯。软件不再是应用,而是“新型基础设施”。

“在算法和工程化层面,我们已经跟国外并跑甚至领跑。”杨坤掏出手机,展示一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区块链软件市场份额,趣链科技、蚂蚁链等浙系企业占据前八中的两席;生成式AI应用访问量,Kimi、通义等国内产品跻身全球榜单。

但回到硬件底座,他坦言仍有“卡脖子”环节:光刻机、HBM内存、高端GPU仍受制于人。“好消息是,软件是数学问题,中国人勤奋又聪明,最难被锁喉。只要我们把底层框架、安全协议、标准体系握在手里,就能把‘脖子’留给自己系领带。”

这个“新型基础设施”如何改变生活?杨坤举了两个切片——

深夜回家,一句“我累了”,灯光自动调到2700K,空调降到24℃,音响响起轻音乐——背后是异构系统在秒内协同;无人车疾驰,行人突然闯入,旁车极速变道,它必须在毫秒内完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然而便利同时也潜藏风险。若系统被攻破,电子门锁可能自动弹开,车辆可能失控。以智能车为例,近年来,智能车联网化暴露了新的攻击面,即通过网络对智能车实施攻击的安全事件屡屡发生。

杨坤介绍智能车自动化漏洞监测平台。潮新闻记者 李沐子 摄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成果展示厅,杨坤向记者展示了他所带领团队的研究成果——智能车自动化漏洞监测平台。屏幕上,多条有漏洞代码被筛选标红,次等风险漏洞也罗列在后,“我们在做的,就是为智能车保驾护航。”

“该平台支持多端口并行测试,覆盖10余种通信协议,检测准确率大于95%,平均检测时间小于2分钟。我们与吉利、小鹏、中汽中心、嘉兴市公安局开展应用落地。”杨坤表示,他们通过研究AI驱动的自动化漏洞检测原理与方法,建设智能车自动化漏洞检测平台,增强对高价值、可利用漏洞的挖掘能力,突破了智能车安全评测方案缺乏系统化标准和测试效率低下的技术瓶颈。

同时,他们还与电子四院共建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智能车攻击面全景图,协同中汽中心建立汽车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携手嘉兴市公安局共建智能车安全检测示范基地,主导制定了4项智能网联车安全行业标准,与华为、吉利、小鹏、极氪、零跑、地平线、中汽中心等企业开展项目合作。

杨坤形象地比喻,“软件不会休息,它像城市地下的地铁,凌晨两点也在奔跑。我们要做的,是让乘客永远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却始终相信它能安全抵达下一站。”

一块看不见的“链”:被写进海岛、炼厂和百车主的生活

每天,舟山市离岛居民只要打开手机,通过“浙里办”里的“健康共富方舟”,就能顺利完成挂号、复诊、取药、报销全流程,看病难、配药难、急救难等痛点难点,早已成为海岛居民生活的过去式。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一连串动作背后,有一套基于趣链区块链的平台在默默记录:谁看了片子、谁签了处方、善款又流向何处,都被牢牢锁定在一份不可篡改的时间账本中,为每一份信任提供技术背书。

“我们做的其实是‘看不见的快递’,用数据串联起每一座散落的海岛。”趣链科技董事长李伟博士说。

李伟博士。受访者供图

而在环保领域,趣链科技的碳账户管理系统正悄然改变着企业与个人的行为模式。浙江省近2000家高耗能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被实时记录在链,政府可精准施策,企业则通过数据反馈优化生产流程。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套系统未来或将与个人碳积分挂钩,让普通人的低碳出行、垃圾分类等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绿色资产”。

回顾发展历程,趣链科技的蜕变印证了中国高端软件的进阶之路。2016年诞生的Hyperchain联盟区块链平台曾以国产化、高性能著称,但真正的突破始于技术的跨界融合。“我们不再孤立地谈区块链,而是把它与隐私计算、人工智能结合,共同为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赋能。”李伟介绍。

这种思路催生了“链上智能可信”的新范式——在杭州滨江区“三数一链”项目中,区块链与司法存证结合,让数据交易全程可溯;在湖北“楚天数链”工程中,隐私计算技术实现了“数据可用不可见”,破解了跨行业数据共享的隐私困局。

“软件不是一次性工程,而是数字社会的‘新陈代谢’。”趣链科技用三个维度解释持续升级的必要性:政策合规的刚性需求、用户从“能用”到“好用”的体验升级,以及国际竞争中的技术主权之争。这种迭代不仅是功能的优化,更是数字基础设施的“韧性”建设——正如城市需要定期翻新道路管网,数字世界也需不断更新底层架构以抵御风险。

李伟博士 受访者供图

尽管在区块链领域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趣链科技对技术边界保持清醒认知。面对生成式AI的爆发,企业看到了双重机遇:一方面,AI需要区块链为数据确权,防止“数据毒粮”;另一方面,深伪技术泛滥的威胁,恰恰凸显了区块链存证的价值。正如技术人员所言:“当AI让虚拟与现实界限模糊时,我们得用技术给世界装上一把‘信任之锁’。”

软件的价值,恰似空气——人们习以为常时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却无时无刻不依赖其运作。从缩短海岛居民的求医半径,到守护数据交易的每一份契约,趣链科技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本质:真正伟大的技术从不喧嚣,它只在人们生活的细节处,写下无声却有力的注脚。

从“卡脖子”到“筑根基”:浙江高端软件企业的突围与革新

当杭州三甲医院的医生不再为调取病历焦灼等待,当证券交易系统能在毫秒间处理上亿级订单,当数亿观众同时涌入春晚直播间却畅行无阻——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场景,背后都有一家浙江企业的技术支撑在默默发力:沃趣科技。

沃趣客户展示区 裴一凡 摄

这家脱胎于阿里“去IOE”期间核心团队的高端软件企业,正以“数据基建工程师”的角色,重塑中国企业数据库基础设施的生态格局。

“十年前,国内七成企业的核心数据都‘锁’在Oracle数据库中,系统硬件也都运行在IBM、EMC等高端硬件上,一套设备报价上千万元,系统故障时甚至要等美国工程师漂洋过海来维修。”沃趣科技创始人&CEO陈栋的回忆,道出了当年中国IT产业的切肤之痛。以Oracle为代表的国外巨头长期垄断高端数据库生态市场,不仅价格居高不下,更埋下数据安全的隐忧——这正是中国高端数据库基建领域“卡脖子”难题的典型写照。

转机出现在2012年。由阿里“去IOE”攻坚团队创立的沃趣科技,基于多年来对数据库基础设施领域的前沿理解与精深经验,创业初年即推出首款国产数据库一体机云平台,不仅在性能上比肩Oracle同类产品,更将成本降低30%以上。

在此后十余年间,国产数据库一体机产品早已完成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蜕变,在核心性能指标上树立了新的行业标杆。沃趣科技更是在2024年登顶了中国数据库一体机市场份额首位,如今,Oracle在中国的主导地位正被一个更多元化的本土技术生态所重塑,沃趣科技作为数据库云领域的佼佼者,在国内信创浪潮下,率先响应国产化趋势,产品涵盖蚂蚁、华为等国产方案,真正实现了“技术自主权”的突围。

沃趣科技创始人&CEO陈栋 潮新闻记者 李沐子 摄

对普通民众而言,沃趣科技的技术虽“无形”,却真实提升着生活品质。在杭州第一人民医院,曾因数据淤塞导致200多个子系统频繁卡顿。接入沃趣旗下产品后,数据处理效率飙升12倍,医生告别了调取病历的漫长等待——患者能更快获取检查结果,手术排期也更高效。

“最多跑一次”政务改革的背后,也有沃趣科技的身影,通过技术支撑着千万条数据的高效流转:社保、户籍信息实时同步,市民无需重复提交材料;电网系统将电费核算从“按月”升级为“15分钟级”,既提升计费精度,又能通过用电波动智能监测独居老人安全。甚至春运抢票的公平性也与之相关——虽然沃趣不能决定“谁抢到票”,但能确保系统在秒级内处理数万次请求,避免因崩溃导致的“全员陪跑”;连新能源汽车的火热销售,也离不开沃趣科技产品的稳定支撑,通过为众多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打造高效数据底座,将需要数天的IT资源处理缩短至分钟级,有力保障了热门车型在高速发展下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全链路,让柔性生产更高效落地。

沃趣科技市场总监洪鸿向记者介绍 潮新闻记者 李沐子 摄

“全球数据量每三年翻一番,高效数据管理将成为刚需。”沃趣团队预判。在数字经济纵深发展的当下,从电商交易到工业互联网,从智慧城市到AI大模型,所有场景的核心竞争力都指向“数据基座的驾驭和支撑能力”——基于此,沃趣科技构建了行业领先的国产数据库云产品版图,支撑全球20多款主流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了从IaaS、PaaS到DBaaS层的全栈数据库基础设施产品与服务。

作为国内鲜少能提供“硬件+软件+运维”全栈数据库解决方案的企业,沃趣科技的独特价值在于“全局优化”——既能激发数据库100%的性能和稳定性潜能,又能无缝整合不同厂商系统,帮助用户更丝滑的完成国产技术的替代,让客户只做选择题。这种能力使其成为金融、医疗、通信等关键领域的“定海神针”。

设计制图:胡祥宇 

设计制图:胡祥宇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