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VS消费股!寒武纪两度超越茅台,是偶然还是产业趋势的信号?丨浙商潮评

2025-09-01 15:43:49 世界浙商

8月28日,寒武纪盘中涨势如虹,再创新高,股价再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

截至当日15时,寒武纪涨15.73%,股价报1587.91元,总市值6643亿元;而贵州茅台则微跌0.13%,股价报1446.10元,总市值1.82万亿元 。

 

这并非寒武纪首次挑战茅台的“股王”地位,8月27日午后,寒武纪盘中股价最高报1464.98元/股,涨超10%,盘中一度成功超越贵州茅台,荣登A股市场“单价”最高股票的宝座。

细看寒武纪股价趋势图,一路狂飙。自2023年以来,股价从不足50元一路攀升至当前价位,目前最大涨幅已经超25倍,被市场誉为“国产芯片第一牛股”。高盛近期更是将寒武纪的12个月目标价从1223元/股大幅上调50%至1835元/股,足见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强烈看好。

这一现象并非只是两只个股股价的简单博弈,背后或许释放出关键信号——科技股与消费股在资本市场上的力量消长,也可能在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埋下伏笔。

长期以来,贵州茅台作为消费股的旗帜性代表,在A股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白酒行业具有消费刚性、品牌壁垒深厚、现金流稳定等特点,使得茅台多年来享受着高估值,稳坐“股王”之位,象征着传统消费经济在资本市场的统治力。

然而,随着全球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以人工智能、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产业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寒武纪作为国产AI芯片的领军企业,受益于人工智能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市场对企业的技术实力、未来市场份额以及行业引领作用寄予厚望。股价的持续飙升,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科技成长股未来高增长预期的积极信心。

从更深层次看,这或许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悄然转变。寒武纪的飙升与高盛将其目标价上调至1835元的动作,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资本市场的估值锚点,正在从存量消费的确定性转向科技突破的可能性。这种转向背后,或许正是新质生产力的生长。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消费行业凭借稳定的现金流和可预测的盈利模式,成为资本的宠儿。但当下,科技创新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创造了新的产业需求,如智能安防、智驾、机器人等领域对AI芯片的海量需求,还在重塑传统产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业附加值。

从市场风格维度观察,科技股超越消费股也反映了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科技股虽天然带有高风险、高投入的属性,但技术突破一旦达成,便能释放指数级增长回报的潜力。今年初“六小龙”的爆发,已为市场注入强劲信心,而深圳“创投十九条”等创投政策的落地更强化了这一逻辑,通过政府资本“大胆先行、探路夯基”的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向关键领域集聚,进一步完善科技产业的资本生态,这种高弹性特征正持续吸引越来越多追求高收益、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

对比来看,消费股虽以稳健著称,但增长相对平缓。在经济结构转型深化、新经济加速崛起的背景下,对资本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更核心的支撑在于政策导向的赋能:国家不断加码科技产业扶持,通过强化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政策支持,为寒武纪等科技企业在研发投入、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更多资源倾斜,从底层逻辑上夯实了科技股的成长确定性。

当然,科技股的高估值往往伴随着高波动、高风险,这一点也不能忽视。以寒武纪为例,尽管发展前景广阔,但AI芯片行业竞争激烈,技术迭代迅速,企业需要持续投入巨额研发资金来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市场竞争格局、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也可能会对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消费股虽然增长相对缓慢,但根基深厚、稳定性强,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寒武纪股价超越贵州茅台,可以说是科技股崛起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预示着科技产业在积极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前行的关键力量。这份市场信号,也为广大科技从业者注入了更强信心。无论未来市场如何波动,都期待这份源于产业价值的信心能够长久延续。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张恒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