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32条支持政策推进产业发展 浙江支持62个工业重镇提能升级
2025-08-18 19:18:40 世界浙商
近日,省经信厅发布《关于支持省级工业重镇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缩小“三大差距”的通知》,综合集成32条支持政策,大力支持省级工业重镇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和提能升级。
今年,浙江分两批公布了105个省级中心镇,并谋划了农业大镇、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等四条赛道。梳理中心镇名单,工业重镇达62个。由此,支持工业重镇在推进工业化、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缩小“三大差距”中发挥支撑带动作用,变得尤为重要。
“在调研工业重镇短板弱项时,不少工业重镇提到,虽然工业有一定体量,但产业层次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急需产业升级与价值链攀升。”省经信厅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可以说,提升产业能级,是不少工业重镇的当务之急。
为此,省经信厅迅速研究制定针对性政策。指导工业重镇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精准定位主导产业,并科学编制、适时迭代优化“一镇一策”,如天台县平桥镇的滤布制造,文成县黄坦镇的装备智造(汽摩配),平阳县水头镇的宠物用品、皮革皮件,江山市贺村镇的门业、高端装备制造等。
省经信厅整合系统资源、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工业重镇量身定制“政策工具箱”。
如在引导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在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和“新星”产业群遴选中,原则上应符合细分赛道对应的集群营收规模门槛条件,其中山区海岛县规模门槛可下调30%。这一点,亟待支撑的山区海岛县的工业重镇颇有获得感。像龙游县湖镇镇,已计划依托禾川科技等核心企业培育人形机器人产业,到2027年,初步构建形成“研发—制造—应用”一体推进、“生产—服务—运营”链式融合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人形机器人产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嵌入全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将大大提升我们的产业能级。”该镇相关负责人说。
围绕提升产业平台承载能级方面,浙江将“支持有条件的山区海岛县布局建设省级高新区”。另外,在省重点企业研究院、企业研究院建设中,依托企业位于山区海岛县的,可适当放宽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上一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或上一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等基本条件。
在加强企业梯队培育方面,我省支持山区海岛县围绕主导产业,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同时,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省制造业重点行业亩均效益领跑者遴选,还有申报“浙江制造精品”“优秀工业新产品”等,都将给予山区海岛县工业重镇以倾斜。像今年山区海岛县共入选省级优秀工业新产品38项,同比增长90%;而“浙江制造精品”中45项产品来自山区海岛县,占推荐区县的28.9%。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省级工业重镇纳入“一镇一策”方案的重大工业项目共计78个。如青田县温溪镇,正全力保障瑞浦年产12万吨高端特种材料项目开工,推动全球特种钢新材料、镍基合金新材料等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打造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协同区省级样板。
接下来,省经信厅将以这批重大工业项目为重点,实施全流程跟踪服务,动态掌握项目进度、项目推进中的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服务。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