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物志:一根毛竹的变现

2025-08-18 14:12:56 世界浙商

漫山翠竹,游人嬉闹。8月14日一早,安吉县昌硕街道双一村就热闹开了,好奇的孩子们围着村民朱梦熊,等着买他指尖翻飞后编出的竹篮、竹船。“不需要上山干活,就能拿到不少毛竹分红,闲来没事我就做做竹编工艺品卖。”朱梦熊说。

在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浙江主题展上,就有一张双一村村民展示分红存单的照片,笑容淳朴而灿烂。

展板上的故事,跟朱梦熊讲的一样。2023年12月30日,双一村村民迎来了竹林碳汇共富项目的首次分红。大伙儿排起长队核对金额、签字确认、领取支票,763户村民共领取分红334.75万元。朱梦熊说,他家6口人,那次领了7800元分红,去年又领了6600元。

一支翠竹能够点“绿”成金,源于安吉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安吉有87万亩毛竹林,竹子是速生、再生植物,比同面积树林多释放35%的氧气。”安吉两山合作社总经理助理曹安邦介绍,早些年,受市场环境变化、人工成本攀升等因素影响,安吉毛竹价格持续走低,竹林收益逐年下降,竹产业发展陷入倒退。

如何让沉睡的毛竹林重新“醒”过来?从2021年开始,当地积极探索竹林碳汇改革。首先细致排摸全县竹林资源,并计算得出试验毛竹林每亩每年能产生0.39吨碳汇量。之后,组建119家村毛竹专业合作社,将经营权集中到村合作社,并通过村合作社将集体林权流转到安吉两山合作社,实施竹林增汇工程。截至目前,安吉已累计收储84.54万亩毛竹林。

盘好了家底,安吉创建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构建“林权流转—碳汇收储—平台交易—收益反哺”全链条闭环,推动实现竹林碳汇“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

“我们双一村成立了双富毛竹专业合作社,整村763户村民全部加入合作社,流转毛竹林14355亩。”双一村党总支书记朱国红介绍,与之前村民自己经营不同,竹林集体流转、集中经营后持续产生碳汇,再将碳汇统一“打包”收储到交易平台,由交易平台通过金融让利惠企政策,交易给购碳企业。仅收储金一项,双一村预计将增收1.7亿元。

为了让林农享受到更多生态红利,安吉又创新推出竹林碳汇共富项目,鼓励各村将部分收储金投资到共富产业园、共富乡宿等具有稳定性收益的经营性项目,村集体和村民按比例享受分红。据统计,截至目前,安吉县累计发放碳汇分红近5亿元,惠及5.1万户林农,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100万元、农户户均增收6500元。

一根毛竹的变现,正是“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的生动案例。安吉县发改局局长曹宏华说,安吉立足87万亩毛竹林,创新竹林碳汇、“以竹代塑+”改革,推动全域全要素生态资源高质量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建立两入股三收益利益联结机制,并把这种变现拓宽到水权、山林和矿产资源等多个领域,切实把生态“高颜值”持续转化为经济“高价值”。

来源:潮新闻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