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省属企业亮相第六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

2024-12-06 21:00:05 世界浙商

12月5日,第六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将持续至12月7日。本届博览会以“未来交通 新质领航”为主题,突出“影响力、新热点、订单化、浙品牌、参与度”,全方位展示综合交通产业成果。博览会展馆面积约4万平方米,包含公路轨道馆、航空产业(低空经济)馆等5个主题馆,“交通+”展示区、“双循环”交通物流展示区等4个特色展区,吸引了257家企业参展,展出693件展品。

展会现场,省机场集团、省交通集团、省海港集团、省能源集团等省属企业一批智慧成果亮相,展示我省国资国企在低空经济、公路轨道、绿色港口、综合供能等多领域取得的成效。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今年博览会专门设立航空产业(低空经济)馆,相较第五届博览会,本届航空产业(低空经济)馆总面积新增3000平方米,达7500平方米,跨3C-D、3D-I两个馆区,馆区规模为历年单馆之最、当年众馆之最。

省机场集团作为博览会协办单位、“航空产业(低空经济)馆”馆长单位,此次共带动天目山实验室、中信海直、小鹏汇天、迅蚁科技等73家企业协同参展。“航空产业(低空经济)馆”以“翱翔天际 未来已来”为主题,涵盖低空经济、航空制造、航空服务、航空科技、航空物流等5大领域,集中展出167件展品,包含7件“镇馆之宝”、29件“首发首展”和28件“重磅展品”。

智航载人飞碟eVTOL

7件“镇馆之宝”中,天目山一号(TMS-1)是全球首款百公里级氢动力多旋翼无人机,具有超长续航、超低温环境适应性和零碳环保特性,已在油气勘探、电力巡检、应急救援、森林防护、水利监测等多场景获得示范应用,尤其在连续长距离作业和北方高寒条件下具有不可替代性。天目山二号(TMS-2)是全球首款百公斤级宽速域子母式混动无人机集群系统,具备超长航时、多机集群高速巡航能力以及多子平台携带投放回收能力,实现快速反应的远距离多任务目标监控与作业。天目山三号(TMS-3)是全球首款吨级超级混动货运无人机,具备整机超短距起降(STOL)的能力,可应用于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军事运输等多个领域,是当前最有前景的货运飞机解决方案。天目山四号(TMS-4)是面向舟山-上海和舟山岛际物流运输需求正向研制的大容积水上无人机,突破了总体气动优化设计、高效高稳定性水动力设计等关键技术,可应用于岛际高价值物资运输和海上搜救、物资投送等场景。智航载人飞碟eVTOL是全球首款飞碟型纯电动载人飞行器,具备个性十足的“UFO”造型,独特吸睛,在低空观光、飞行表演、科普研学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华奕HY600获中国首张大型无人直升机特殊适航证,也是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正向设计的无人直升机产品,在应急救援上具有开展超视距灾情侦察和超视距通信保障任务的能力。丰翼方舟(ARK)20物流无人机是高安全、低耗能城市运输无人机,具备独特的复合多旋翼设计,具备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可在城市、山地、高原、海岛等地形安全作业。

航空产业(低空经济)馆除邀请的国内低空经济类头部企业和8家国际企业外,还设有省机场集团本级及下属临空公司、低空公司、物流公司、商业公司、数科公司6个展区,充分展示省机场集团“1+4+X”多元产业及“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新成效、新风貌。

省交通集团担任馆长单位的公路轨道馆总面积4500平方米,以“产业赋能 道路智行”为主题,汇聚60家中外企业,展出实物展品154件。其中,省交通集团携手旗下5家交通产业链企业,组团展示了一批集智能建造、智慧运营、综合场景应用等于一体的新技术成果。

走进省交通集团展厅,映入眼帘的是杭绍甬智慧高速全息体验馆,展示了杭绍甬智慧高速的云收费、主动交通管理、智慧隧道等特色场景。在全息体验馆的两侧,分别展示了智慧高速的“之江慧眼”和“高瞳”4.0技术,其中之江慧眼可以实现18种异常交通事件、5种灾毁事件精准识别及自动报告,交通事件识别漏报率小于1%,最大限度降低二次事故发生率。高瞳4.0技术大大提升了复杂监控环境下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更好地为公众出行保驾护航。

省交通集团还重点展示了围绕交通主业发展新基建业务,并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如展示的“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数字化管控平台”,能实现“投、建、管、养、运”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共享与贯通,“交通工程一体化智能智造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BIM智能设计+工厂预制+现场拼装+BIM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保障提升工程质量与建设品质。

高巡2号巡检机器人

在公路轨道馆内,一批服务于公路和轨道交通运维的黑科技,格外引人注目。如“高巡2号巡检机器人”拥有四条灵活强劲的腿,头部还有多功能摄像头和传感器。“这个机器人搭载了多种功能模块,如机械臂执行器、自动灭火装置和智能视觉识别系统等,能够智能化地完成高速公路运维中的多种任务。” 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种集无人化作业于一体的巡检机器人,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的配电房、水泵房等无人值守区域以及隧道等高风险点位,有效替代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还有拥有两个“大钳子”的机器人,可以在复杂水域中应用“声学+光学”结合的传感手段,快速识别与定位浑水环境下桥梁水下受损构件。展厅右侧,专门展示了杭海城际铁路“轨道医院”,它是轨道交通的智能运维体系,可以通过网络模块,利用智能运维系统数据,实现“让运营更安全、让检修更智慧、让管理更高效”的目标。

省交通集团作为浙江综合交通投融资主平台和建设主力军,近年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打造创新型企业。集团将致力于高水平服务人民美好出行、高质量发展综合交通产业,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省海港集团作为博览会协办单位、“港航物流馆”馆长单位,牵头负责的港航物流馆以“港通天下 新质引领”为主题,围绕港口机械制造、先进电控及自动化方案、绿色低碳、航运物流4大特色产业链进行布局,邀请28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现目前国内外港口装卸设备智慧创新与绿色低碳平面运输建设等成果与发展方向。

省海港集团展位展示了数据要素×港航物流生态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生产运营平台、风光储氢一体化多能源融合港区、国内首条市场化规模化集卡绿色运行路线等内容,布置了新型智慧绿色超大型集装箱码头的电控沙盘,并提供超大型集装箱码头VR体验,将港口“搬入”展厅,让参展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建设成果。

省海港集团还在博览会开幕式上发布了浙江海港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成果。四港联动智慧物流云平台已成为全国物流信息“数据最全、响应最快、反馈最准”的平台之一,并通过聚焦集装箱运输、端到端服务以及用户体验推出智慧订舱、智能箱管、物流宝等多项智能应用产品,有效助力行业降本增效;宁波—义乌新能源重卡运行线路正式开通,是国内首条市场化、规模化运行的集卡绿色运输线路,未来将发展成覆盖全省的新能源重卡补能运营网络,在全国率先形成新能源重卡干线运行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

一幅展现浙江“海—陆协同新型能源体系”宏伟蓝图的联动天地屏,带领大家进入省能源集团擘画的绿色低碳能源新篇。本届博览会上,省能源集团展位聚焦交能融合领域,通过3D裸眼技术、数据看板、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示了清洁低碳、综合供能、绿色航运等领域20余项前沿能源科技成果,生动展现集团以科技赋能交通运输行业,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成果。

“我们将在近海和远海分别选择合适的岛屿建设风电母港与能源岛,全面支撑深远海风电发展。在远海岛的位置,各位可以看到一个绿色燃料制备与储存基地,在这里我们将生产氢、氨、醇等绿色燃料。”省能源集团讲解员介绍说。

数据显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节能降碳,离不开绿色燃料的研发。由省能源集团牵头领办、联合高校共建的省实验室“白马湖实验室”亮出了其在绿色燃料制备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实验室开发了高活性、高产物选择性绿色甲醇制取催化剂及高效反应器等关键材料与核心装备,建成了百吨级绿氢耦合二氧化碳制取绿色甲醇研究试验验证平台,产出绿色甲醇纯度大于99.9%,该成果成功应用于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主火炬,目前也可以应用于内河航运船舶、青瓷窑炉等场景当中。清洁、环保的绿色甲醇燃料有望赋能产业发展,推动能源转型升级,为培育和发展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增添动能。

“船舶尾气净化技术”展示

具有广阔前景的产品项目往往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次展出的“船舶尾气净化技术”就是这样的“双料冠军”。依托该技术,省能源集团孵化了深耕绿色航运领域的浙能迈领公司,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完成超1000个船舶节能环保改造项目,累计签订海外订单超15亿美元,脱硫订单量位居全球脱硫塔供应厂商首位。该技术还可为远洋航运船舶每年减排40万吨二氧化硫,环保效益显著。

省能源集团将继续坚定践行“双碳”战略,围绕高质量能源保供和高质量绿色转型两大核心任务,不断加速科研攻关、加快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其在绿色燃料制备、绿色航运、综合供能服务等领域的优势,推动“交通+能源”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聚焦“5+4+X”总体布局,通过举办专项供需对接会、开展产业特色活动、创新精准化服务模式,推动产业合作、人才交流、项目落地,努力变“展品”为“商品”、变“意向”为“订单”、变“项目”为“产值”。

来源:“浙江国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