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中:稳住阵脚,坚守实业定位高端智造
2024-01-29 13:24:13 世界浙商
大时代,风再起。
2024,谁将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谁将成为中国经济蓬勃力量的新引擎?谁会是中国经济迈向光明前景的生力军?
浙商,
一群改革开放大潮的逐浪者,
一群深谙中国经济成长密码的探寻者,
一群深知问题何在敢于破题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
2024,浙商
披荆斩棘,重拾光荣与梦想;
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商》杂志、潮新闻联合推出大型年度融媒报道一一2024向阳而生·百位浙商探路与实践,以浙商的原创经验回答这个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命题,以新路径新方法抵御对市场的抱怨与消沉,折射中国经济光明论的现实意义与未来价值。
《浙商》记者:岁末年初,您对浙江以及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判断与预期?如此预期从何而来?
胡成中:最近我们刚刚召开了集团202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会上大家对未来形势分析研判的共识,就是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满怀信心,但是短期几年内确实不确定性较多、“能见度”较低。
我们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具有极强的发展韧性和巨大回旋空间、增长空间,这一基本面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和曲折而改变。特别是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稳预期的政策“组合拳”,相信会在接下来陆续发挥作用,为国民经济增长增加新动能。
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家底厚、营商环境好,干部队伍想干事能干事,民营企业机制活发展质量高,我相信在中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浙江既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
《浙商》记者:聚焦企业当前发展,有何挑战与机遇?2024年企业有何规划?近期是否已有动作?
胡成中:对德力西来说,我们面临的主要机遇,还是低碳发展、3060的世界大势和中国战略。从全球范围来看,电能替代仍在深化期。以电力供应低碳化、终端用能电气化、电力服务普适化、能源利用高效化、电力系统智慧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电气化时代”方兴未艾。特别是中国在“3060”目标的强约束下,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消费比重要从目前的27%左右,提高到2060年的70%以上,这也意味着,德力西的电气主业在未来三四十年内仍然是大有可为的。
短期面临的主要压力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导致低压配电方面的需求萎缩,从而导致整个市场更“卷”,竞争更为激烈。
当然对德力西这样已经创业40年的企业来说,我们一直是欢迎竞争、积极拥抱竞争的,有竞争力的企业不怕竞争。2024年乃至今后几年,我们的路线、方向很明确:
首先是稳住阵脚,坚守实业和高端智造的定位,聚焦电气主业;踏实做好军工、新能源、环保等现有产业,培育细分领域的龙头,决不轻易跨界、盲目跨界。我们现有的赛道是好的,团队也很优秀,在不确定性较多的时候,只要踏实走好脚下的路,不出现大的失误,就一定能取得稳健的发展。
其次是更加紧密地贴近客户、贴近市场,加强研发,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制造业服务化新路径。
第三是巩固存量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增量市场。像我们去年的家居电气业务、海外市场业务,增速都在集团整体增速的两倍以上。
《浙商》记者:如果请您以一个关键词定义“2024年”,您觉得什么词更合适?为什么?
胡成中:这次集团表彰大会上,我讲了两个关键词,一是“稳住”,二是“争先”,也可以合并一下,就是中央一直强调的“稳中求进”。
“稳”,主要是讲心态要平稳,战略要沉稳,而“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走、向上走。
对企业来讲,只有稳住了,才能为几万员工提供坚实的事业平台和幸福生活,才能为几十万合作伙伴创造共赢的生态圈,才能为国家稳就业、稳经济作出更大贡献。只有敢于争先,敢为人先,才能在逆水行舟的环境下力争上游、爬坡过坎,实现更大发展。
创业40年来,德力西经历了多次风雨周期,无非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大浪淘沙后幸存下来的浙江民企,都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
《浙商》记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您是否有何经营智慧、经验,可与浙商朋友们分享?
胡成中: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德力西40年来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企业经营只有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把国家大势所趋和战略方向跟自己的能力擅长、资源禀赋结合起来,才能站稳脚跟、赢得未来。
《浙商》记者:如果可以许愿,2024年您有哪些愿望?
胡成中:我们民营企业没有太多的奢望,2024年就盼着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稳经济、稳增长、稳预期的利好政策,能够加快落实、落地,增强全社会的投资信心、消费信心,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我们也将一如既往,紧跟国家产业发展导向,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社会就业、经济发展、国家税收等各方面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浙商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 记者 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