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书记深入生产车间,关注什么?

2025-11-19 16:01:07 世界浙商

11月18日,浙江省委书记王浩在嘉兴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调研。

王浩十分关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他来到长盛滑动轴承公司,深入生产车间,详细了解生产经营和研发进展情况,对企业坚持创新引领、开辟发展新赛道的做法表示肯定,鼓励他们向着国际一流水平继续努力,把产品做好,把技术做强,把品牌做优。

传统产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基本盘。在浙江,传统产业增加占全部制造业半壁江山以上。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王浩赴丽水、嘉兴宣讲并调研,针对传统产业,均强调了一个提法——焕新升级。

这里,涌金君敲一下黑板,是“焕新”不是“换新”。

如何理解“焕新”?此次调研的企业长盛轴承,在实践上有生动诠释。

今年上半年,涌金君就到过长盛轴承位于嘉善的生产车间,对公司总经理褚晨剑有过专访。

长盛轴承成立30年,主业始终没有改变,企业为何能持续焕发新活力?正如王浩此行提到的三点,非常关键——

产品做好、技术做强、品牌做优。

图片长盛滑动轴承生产车间。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产品做好,关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资本市场上,长盛轴承堪称今年的“网红公司”。其主营的自润滑轴承,就像人的“关节”,很适配机器人。去年,公司进入机器人产业链,股价迅速拉升。

事实上,自润滑轴承是嘉善的老产业了,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呈现块状发展。

长盛轴承的特点在于,踩准了产业发展风口:传统汽车工业、工程机械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机器人产业……

“从市场的需求为起点,依靠自身优势做产品研发。”褚晨剑说,团队花了很多时间去做市场调研,守住主业切入新市场做产品。

目前,公司营收中来自汽车及工程机械行业占总收入的80%,其中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板块有望实现新增长。

图片长盛轴承研发团队。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技术做强,持续研发投入。

关于技术研发,涌金君在长盛轴承,听研发负责人樊学峰讲过一个小故事。

他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当时许多同学很错愕,怎么不进大厂,要进一家乡镇企业?

2014年,樊学峰刚来长盛时,企业还没上市,各方面条件的确比较简陋。但有一点打动了他。

参观企业实验室时,樊学峰发现了一台高性能扫描电镜,“当时比较震撼,这种设备基本上只有学校才有,企业愿意花几百万买科研设备,让我觉得对研发是真重视。”

樊学峰决定留下来。事实证明了他的眼光。

这些年,长盛轴承在研发上持续投入。樊学峰所在的部门壮大成为长盛轴承公司研究院,拥有近百名研发人员、技术人才。团队斩获了省科技进步奖,许多技术实现了国产替代,填补空白。

品牌做优,要适应国内国际标准。

长盛轴承产品,目前基本以“CSB”自有品牌出口,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与许多产业链上大客户有着紧密合作。

因为是基础零部件,不直接接触消费零售市场,在品牌打造上,长盛轴承说不上有很丰富的经验。

但最近,长盛轴承的内部例会上,频繁提到一个议题“ESG”,即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承担的责任。

这是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使企业不断前行,加速推动企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

在今年5月的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王浩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

各地都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条件、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实际选择产业发展重点。适合发展传统产业的地方,就要坚定不移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今年年初,“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浙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被更多人认识。

新产业板块迅速拉升,不少像长盛轴承这样“传统”的浙江企业强势进入人们视野。它们有做轴承的、做铝件的、做冷凝器的,都是几十年如一日。

迈向“十五五”,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不再是浙江的选择题,而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发展,需要轴承这样的传统产业基础做支撑。从市场逻辑来看,传统产业就是朝阳产业。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