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季强:凤登六十年的精神养分
2025-10-29 10:50:55 世界浙商
不是每一位企业经营者都能在迷惘中,为企业找到正确的方向;不是每一位企业家都能从纷繁的管理中抽离,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商》杂志联袂推出年度大型策划《非凡思考力》,寻找那些在关键时候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创新引领、提升管理的企业家灯塔,透过他们的非凡思考,在高质量发展风雨兼程的日子里,指引企业稳健成长。
今天推出第91篇非凡思考力——《胡季强:为传统工业绿色发展提供“凤登方案”》。

胡季强 康恩贝集团董事长
10月26日,在凤登创立60周年暨绿色价值链行动计划发布会上,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作《凤凰涅槃六十载,凤鸣九州创未来》的主题报告。他表示,回望凤登六十年,不是为了沉湎过往的成绩,而是为了从走过的路里,把那些支撑凤登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的精神养分找出来、传下去。

以下为讲话实录(有删减):
今天,兰溪的秋风里满是奋斗的回响。在这片见证凤登成长、承载康恩贝集团发展使命的土地上,我们满怀喜悦,共同迎来两个重要的里程碑时刻:一是凤登绿能环保创立 60 周年,二是绿色价值链行动计划的正式发布。
兰溪是康恩贝集团和凤登公司的发源之地。上世纪60 年代,这片土地就像是一座实业星火的孵化器,诞生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它们如同点点星火汇聚成的火炬,照亮了浙中工业的天空,也孕育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底色。1965 年,凤登的前身兰溪化肥厂破土动工,以“保障五谷丰登”为己任支撑农业发展;1969 年,康恩贝集团事业的发韧之端——兰溪城关镇养蜂场也悄然起步,前辈们追着花期跑遍浙江乃至全国的山山水水,为人类健康送上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一路走来,两家企业分属不同的行业,却共同刻下了兰溪实业的精神烙印。
2001年,康恩贝集团接手丰登化工,推动它开始转型求生的艰难探索。2007年,丰登正式步入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领域,并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依靠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凤登以“万污化一”的技术能力和“一生万物”的资源转化智慧,将有机危废从高风险污染物,重构为支撑低碳经济的战略资源,让有机危废实现“凤凰涅槃”,也推动了凤登从“凤凰涅槃”到“凤鸣九州”的跨越。
此时此刻,站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举行这一场特别的主题活动,其目的不是庆祝,而是希望能更好地回答好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回望凤登六十年,我们回望的是什么?
回望这六十年,不是为了沉湎过往的成绩,而是为了从走过的路里,把那些支撑我们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的精神养分找出来、传下去:
第一,是“实业报国、与国同频” 的初心。
这是凤登从诞生起就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建厂初期,凤登的前身用化肥生产支撑农业发展,践行“为国为民”的实业担当;转型环保后,我们紧扣“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将“科学利废,创制绿色产品,共建低碳社会”作为使命,让企业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同频共振。
第二,是“破局求变、凤凰涅槃” 的勇气。
凤登的六十年,就是一部在困境中找出路、在变革中求生存的突破史。面对传统化肥产业的成本压力,我们不满足于“小修小补”,果断腾龙换鸟、凤凰涅槃,同时逐步从“处置废弃物”向“资源创造价值”进阶。即便在行业下行周期,我们依然逆势扩能、优化技术,用主动求变替代被动应对。这种勇气,是凤登穿越周期、持续成长的核心动力,是康恩贝集团企业精神的典型缩影,也是兰溪精神特质的生动写照。
第三,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匠心。
从化肥生产时代对“品质零缺陷”的坚守,到转型后对“技术高水平”的追求,凤登始终以“极致标准”要求自己。凤登深耕危废资源化技术二十余年,从“水煤浆气化”到“危险废物制高值化学品”,每一项技术都追求国内首创、国际先进,直至世界首创、国际领先。
这三大精神,是凤登六十年的历史回响,是凤登未来发展的“根”与“魂”。我们要在传承与发扬中,让这份六十年的精神积淀,成为未来突破创新、凤飞九州的最大动力!
传承好精神,更要明确当下的方向。大家都知道,“双碳目标”是国家重大战略,也是我国对世界的重大承诺。协同推进资源循环、减污降碳,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因此,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加大废弃物绿色低碳高效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之下,凤登的使命,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大局。
然而,独木不成林,滴水难成海,凤登要链接更多的上下游伙伴,协同共生,共同去解答绿色发展的时代命题。所以,今天我们还要发起“绿色价值链”的行动——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绿色价值链,链的是什么?
我认为,它不是简单的“业务链”,而是我们以使命为纽带串联起的一条责任之链、资源之链、创新之链、共赢之链。
首先,要“链”住“减废降碳”的责任。我们要 “链” 起上下游的共同责任,比如为产废企业提供“定制化预处理方案”,帮助企业从生产源头减少危废产生;为化工园区设计“集中处置 + 资源回收”模式,让园区整体碳排放大幅下降。这是责任的传递,也是产业链的协同闭环。
其次,要“链”住“变废为宝”的资源。危废不是垃圾,而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的价值链,要把这些资源,通过技术,转换成绿色产品供给下游,助力打通产业链 “资源内循环”,促进“环保减碳” 与 “产业增值” 的双向共赢。
第三,要“链”住“协同创新”的动能。单靠一家企业,技术创新走不远;单靠一个环节,价值链条做不宽。我们的价值链,要 “链”起上下游的创新力。最近几年来,无论是康恩贝集团还是凤登公司,都在大力推进和浙江大学等院校以及研发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我们也一定会加快研发成果的应用,同时进一步开放对同行的技术授权,帮助行业提升创新动能。
此外,我们还要“链”住“共生共赢”的未来。绿色发展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赢大计”。我们的价值链,要让每一环都赚到“绿色收益”,这是 “利益链”的共生。
各位上下游的伙伴们,今天,康恩贝集团和凤登将发出一份绿色的“邀约”。接下来,希望我们一起来做好三件事 ,那就是共建 “责任联盟”、共搭 “创新平台”、共享 “价值成果”,让绿色发展的红利惠及每一环!
当我们厘清了“要传承什么”,读懂了“当下做什么”,更要回答 “未来怎么走”。
——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三个问题:如何开启凤登新的一个六十年?
我的答案,就藏在 “传承” 与 “协同” 两个词里。我希望凤登重点要做到 “四个坚持”:
第一,坚持以 “初心” 锚定方向,让绿色使命更坚定。
新的六十年,希望凤登秉承“万污化一、一生万物”的技术哲学,从“服务国内双碳” 升级为 “助力全球生态治理”。不仅要把国内的绿色价值链做深做透,让更多省份的化工园区、更多行业的企业融入循环体系;更要带着中国的绿色技术、绿色模式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更多地区和国家提供危废处置与资源循环的解决方案。
第二,坚持以“勇气”突破边界,让产业空间更广阔。
新的六十年,希望凤登不困于“危废处置”的单一赛道,而是要以“破局求变”的勇气拓展产业边界。比如深化与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端产业的绑定,用绿色产品支撑下游“零碳生产”;甚至可以将“绿色价值链”的逻辑,复制到更多“环保 + 产业” 的融合领域。
第三,坚持以“匠心”夯实根基,让技术服务更可靠。
新的六十年,希望凤登要从“技术领先”升级为“标准引领”,推动技术成果成为行业公认的“全球标准”。同时,在服务上,从“满足客户需求”升级为“预判客户需求”,用更精细化的方案、更数字化的管理,让每一个合作伙伴都能清晰看到绿色合作的价值。
第四,坚持以 “协同” 汇聚合力,让发展生态更开放。
新的六十年,希望凤登永远不是“独行者”,而是“协同者”。要继续敞开大门,让更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加入绿色价值链。
六十年前,兰溪化肥厂的炉火点燃了实业报国的初心;今天,绿色价值链的蓝图铺开了共生共赢的新程;未来六十年,我们要让凤登这只“金凤凰”,带着宝贵的精神火种,带着协同共生的活力,飞向更广阔的天地!康恩贝集团将始终作为凤登最坚强、最可靠的后盾,为绿色价值链的落地与拓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