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绿水青山”新模样,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基层行(2025)智库实践活动在安吉举行

2025-09-19 20:08:17 世界浙商

在安吉,好山好水聚起一批敢冲敢闯的年轻人,让青年入乡来;在淳安,“一瓶水”的深绿产业正赋能绿色共富;国家电网在丽水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起“绿色方舟”,让绿色山水真正用上绿色能源;在嘉善西塘,一条三产融合新“稻”路正在探索,“稻穗”结出丰硕的“共富果实”……

9月18日至19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绿色发展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基层行(2025)智库实践活动在湖州安吉举行,百余名特邀专家和学者代表等齐聚一堂,见证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智库成果解码“两山”

二十载青山不负,千万里绿水长歌。二十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一理念缘起于浙江,践行于全国,20年的实践探索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开辟了全新境界。从理论到实践,一个个鲜活案例书写着从生态“高颜值”转变为经济“高价值”的动人故事。

县域作为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此次活动邀请智库专家深入基层,进行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基层典型,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形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逻辑力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5年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等智库成果,遴选出《安吉县:助推青年入乡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浙能迈领:打造全球船舶环保领域“中国标杆》《路弘科技:以水力空化技术,撬动制造业绿色革命》等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县域和基层单元创新、优秀案例。

“这次成果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我们要把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紧密结合起来,让专家深入一线,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挖掘理论富矿,提炼实践样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表示,从2019年起,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基层行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六年,形成了多项智库成果。恰逢“两山”理念二十年,本次《报告》聚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希望推广并总结浙江经验。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沈满洪发布并解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逻辑力量》,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潘毅刚发布并解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5年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来自安吉、淳安、嘉善、国家电网等入选案例代表分享各自的探索与实践。

理想扎根在乡村

诞生在乡村、实践在乡村,开花结果依然在乡村。活动中,乡村00后talker、文化特派员、社科之家代表等纷纷登上舞台,共同分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给浙江乡村带来的巨变。

“买什么股票好?绿水青山这支‘绩优股’值得拥有。”长兴县“长青潮”宣讲团成员闵胜男把绿水青山比作股票,从生态本金不流失、投资组合再优化、风险管控全方位,“安利”绿水青山这项优质的“理财产品”。

悬崖上的小乡村有了书店,种起高山蔬菜,吸引来“新农人”,搭建起低空无人机物流配送线路,在丽水市新时代青年挺进师宣讲团成员胡艺的讲述中,我们看见曾经的“空心村”实现了“华丽转身”。

“三头六臂干规划,绞尽脑汁为莲花。”衢州市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张盛生动讲述了在龙游县横山镇志棠村挖掘莲花文化、发展莲子产业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作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沉浸式感受到了浙江在践行“两山”理念上的创新和成果,希望将现在的所思所行进行推广,建立“生态AI”,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和浙江农林大学联合主办。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卢熙润

来源:世界浙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