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荣记、外婆家相继出海,浙派餐饮全球化时代来临?

2024-03-29 10:11:37 世界浙商

台州人、杭州人带着浙江菜次第出海,浙派餐饮全球化时代来临?

2月28日,东京新荣记正式对外营业。3月23日,外婆家美国首店启幕。

东京新荣记仍主打台州家常菜,既有鸡子饼、酱鸭,也有日本膏蟹做的炝蟹、炸日本带鱼。而外婆家主打红烧肉、茶香鸡、龙井虾仁等杭州菜,以及“我家住在西湖边”的宣传语。

台州人、杭州人带着浙江菜次第出海,浙派餐饮全球化时代来临?

浙派餐饮高调出海

东京新荣记位于赤坂地区,该区域算是东京的富人区,有不少奢华酒店。在寸土寸金的地面上,新荣记拥有上下两层的独立建筑,面积400多平方。餐厅不大,动静却不小,甚至可说是全行业瞩目。新荣记创始人张勇从去年年底一直在东京忙这家店的开业,就连春节也没有回台州。

餐饮人赵子云曾到东京店拜访张勇,了解到这家店是2021年9月签约,一直装修,一直调整,最终交房是2023年12月,离签约日期已经过去了两年。从筹备到交房一共花了1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7500万元。一店一品,舍得投入,每家店都注入张勇的灵魂,这一点很有张勇特色。

张勇从浙江临海起家,1995年,他在临海开了一家新荣记大排档。如今新荣记是中国高端餐饮的顶尖品牌,旗下有新荣记、荣府宴、京季、港记火锅、荣小馆、芙蓉无双……如果以米其林的星星作为评价指标,他们拥有的星星是亚洲最多的。

在前些年,新荣记迈出重要一步:在香港开店。因为有了香港开店的经验,张勇才敢在东京开店。为什么选择在东京开店?张勇说了两点原因——

一是学习。东京有全球最多的米其林餐厅,有全球最好的法餐、中餐,比如最有代表性中华料理茶禅华,米其林三星,是日本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出的日式华食。张勇想要学习日本餐饮的审美、优雅、专业。

二是品牌。新荣记是中国品牌,但不能说自己是世界品牌,如果能在东京站得住,再说自己是世界品牌,就没人能质疑了。不过,如果不能得到当地主流社会认同,就还不能算站得住。新荣记香港店早期90%以上是内地的客人,但现在70%以上是内地以外的客人。他希望最多一年,东京店也能完成这个转变。

东京新荣记的菜品,依然延续高品质和高价位,在今年1月底,价格分为三档套餐,分别是6万日元(折合人民币2900元)、8万日元(3800元人民币)、10万日元(4800元人民币),即便放在东京,也是价格顶流。

中华料理在东京有深厚传统。在池袋与大久保一带,几乎成了中国城,当地有非常多接地气的中餐小馆,传统的中餐名店包括富丽华、四川饭店等等,这些餐厅在东京经营多年,非常有竞争力。并且,日本餐饮是个更卷的市场。日本是长期低增长社会,餐饮投资的回本周期一般3-5年,利润率比国内更低。因此东京新荣记要站得住、站得久,也需要长期努力。

再看外婆家,其位于曼哈顿的纽约首店从2021年开始筹备,直到最近才完工亮相,占地面积300平方,约有100个餐位。因为地处曼哈顿区,各项成本跟国内比都高出许多。在设计上,餐厅保留了外婆家一贯的江南风格,也融合了西式元素。

餐厅团队五十人左右,华人和老外各占一半,由扎根美国的专业餐厅团队与外婆家研发团队共同打造。相比于国内的菜单,纽约店只提供五十道菜品,但杭州人熟悉的外婆家经典菜都保留了。几天试营业下来,来品尝的多数是华人,人均消费在45美元(折合人民币325元)左右。

虽然挑战不小,仍要勇敢扬帆

在浙菜之外,最近这些年,“中餐”出海已经成为一个时代命题,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都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品牌案例,比如喜茶、蜜雪冰城、海底捞、张亮麻辣烫、呷哺呷哺、茶百道、瑞幸、库迪等品牌均已出海。

多家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海外的中餐市场确实存在很大潜力。当前有超过6000万的海外华人与百余万境外务工、留学、度假群体。此外,一项新分析显示,现在全美所有亚洲餐厅中,39%为中餐厅。另有国际研究机构预测,2026年,海外中式餐饮市场规模有望达4098亿美元。

不过,海外市场虽好,但浙菜出海挑战并不小,尤其需要全面的发展计划。因为如果只是单纯到海外某个地方开个店,那么门店孤悬,这样的餐厅在海外也难以存活。发展计划中,有三点最为关键。

一是要在当地寻找运营团队。对于出海品牌,海外独立团队的搭建、人才储备输送都将是不小的挑战。今年初,同在新荣记旗下的杭州大厦荣小馆一位餐厅经理就告诉我,东京新荣记的团队还没有招齐,因为当地合适的人才比较紧缺。

二是如何解决供应链。相对于国内,国外针对中餐板块的食材、设施设备等供应链都不完善。海外供应链如何搭建、网点如何布局,考验的是品牌的综合能力。

三是产品研发需要入乡随俗。面对海外市场,需要结合当地的味型特征、风土人情等慢慢打磨出匹配当地市场的产品体系。

浙菜出海,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对于餐饮品牌而言,开拓海外市场也是品牌全球化的必经之路,所以即便前路困难不少,仍要勇敢扬帆出海。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