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 徐家埭村:小棒球挥出大产业
2022-06-09 10:13:32 世界浙商
春和景明,徐家埭村的棒球场上芳草如茵,小小少年用稚嫩的小手紧握棒球棒,目光坚毅,白衣飒爽。与2018年底第一次站上棒球场的新奇无措相比,如今的徐家埭少年们都已颇有小将风范。
若不是村民指点,《浙商》杂志记者不敢相信,自己所在的“网红”棒球场曾是废弃的养猪场。一个从前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村,摇身一变成为众多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棒球文化村。
建球场,让城里人来打卡、来挥拍,棒球来到徐家埭村,这个传统的村庄不知不觉变新了。
棒球场成了徐家埭村的宝地
徐家埭村党委书记刘建群作为规划者、建设者与见证者,分外感慨:“这不仅是浙江省第一座棒球场,更是全国不多见的乡村棒球场。”正是因为这个棒球场,刘建群也得了一个特别的绰号——“棒球书记”。
然而,“棒球书记”的棒球梦在起航阶段并不容易。彼时,徐家埭1400余户村民几乎家家养猪,难免影响河道。“怎么形容呢,空气里常常弥漫着酸臭味。”
那时候的当务之急就是清理河道、规范养殖、拆除违建等,先将乡村生态恢复起来。然而,这毕竟关乎村民们的生计大事,影响到村民切身利益,工作开展之初难免困难重重,村民起初百般不配合,后来慢慢想通了,主动出谋划策建设游船码头、设立船管家,最终徐家埭村建成3A级景区村庄。生态环境恢复之后,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问题又迎面而来,怎样才能带动整村经济发展呢?徐家埭如何才能打出自己的“特色拳”?刘建群思考了很久。
刘建群从前当过兵,退伍后又在企业做过职业经理人,丰富的经历让他在乡村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选择上有着与众不同的敏锐度。“我很早就接触过棒球,自己也会挥两杆。”他发现,“平湖的日资、台资企业园里有很浓厚的棒球氛围,但是因为没有场地,周末他们都要开车到上海去打棒球”。
如果,就在徐家埭建一个棒球场呢?做足了市场调研后,村干部们看到了小小棒球背后潜藏的巨大市场,试试城里人的发展路子。
只是,“棒球”、“乡村”,这两个从前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多数人看了难免心里犯嘀咕,这样干行吗?因为征收了部分村民的自留地,他们中的不少人每天都会来这儿转转看看,满心都是不解。
“什么棒球网球的,荒郊野外,谁来打球?”
“这东西,别说在乡下,在平湖城里也不时兴的,这块地很快就会变成荒地。”
……
质疑的声音层出不穷,但刘建群在调研与建设中进一步坚定了信心,要通过标准球场建起一个新景区。一鼓作气,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青少年棒球基地仅用了半年就顺利建成。“我们村的地理位置很特别,有三分之一现在已经划入城市规划区了。”处在城乡交界之处,刘建群将徐家埭形容为“不是城市的城市,不是农村的农村”,“这样的区位优势,让我们自己和市、镇各级领导,都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期待。”
时间不言,却写下了答案。
2018年11月底,徐家埭村棒球场成功举办了第一场江浙沪秋季棒球联赛。在棒球圈成名后,全国各地的比赛纷至沓来,中国台湾地区同胞交流赛也随之而来,至今,徐家埭村已经成功举办4场国家级大型赛事以及多场长三角省市级赛事,人气火爆。仅2021年,就吸引了50余万游客前来体验打卡。
“棒球场成了我们徐家埭村的宝地。”刘建群实现了对村民的承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18年棒球场刚建立时的200余万元涨至如今的1500余万元。曾经不以为然的村民也转变了态度,竖起大拇指,“刘书记”也成了村民口中的“棒球书记”。
本垒打串起吃住行游购娱消费链条
只用一个棒球场,撬动整个村的振兴发展,让村民收入提升,够吗?
“不够,也够。”刘建群表示,棒球场的收入主要包括周边企业包场费用和各类棒球赛事的收费以及部分上级补助,要支撑起一个有着4600余人的庞大行政村,还是过于单薄,“但如果从棒球场延伸开来,这其中可以做的文章就太多了。”
近年来,徐家埭村凭着一颗小小的棒球,不断在纵深领域打出“本垒打”。“我们专门设计了棒球场的logo与吉祥物‘茏茏’,以IP理念开发生产了各类棒球文创产品,也逐渐形成了一条‘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链条。”刘建群表示,过去两年,仅是村里的旅游公司收入就有近1700万元,还带动了周边酒店、农场、农家乐的创收,“棒球经济”活起来了。
然而,徐家埭村仍未停下脚步。
“我们正在联合林埭镇其他乡村造‘共富楼’。”在刘建群的介绍中,“共富楼”是林埭镇特色产业楼宇经济的载体,将主要发展棒球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通过先富带后富、强村带弱村的形式,主动向周边释放溢出效应。
“其中,我们规划要成立一个棒球赛事培训基地,这个基地将抽出部分股份邀请村民入股,让群众的受益面更广。”刘建群提到的这种模式是徐家埭创新探索的“公司+社会资本+村民”相融合的“飞股抱团”模式,鼓励村民通过资产、资金等入股,以众筹方式,共同参与营收分红、共享乡村发展成果,还约定低收入家庭享有优先入股权,这种模式在村里也已有成功案例。
“八大碗”餐饮就是这样一个众筹项目。项目成立之初,共筹集资金28.5万元,全村33户低收入家庭均以现金入股,入股村民每年可以获得出资金额20%的保底收益。老林就是受益者之一,他2008年确诊尿毒症,每月的血透支出早已经掏空了他所有的积蓄,女儿也仍在读书,整个家庭只能依靠低保支撑下去。2021年初,老林参与了“飞股抱团”项目,在2022年春节前分红如期而至,这笔钱让老林一家过了个好年。
83岁的老张本是村里的低保户,早年丧子的他与老伴二人共同抚养一个孙女,生活异常辛苦。“飞股抱团”的模式甫一出现,他就以1万元积蓄入股,连续两年顺利拿到分红。凭着这份分红与市镇村三级的帮助,2021年,老张顺利退出低保,孙女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还提了新车,生活日趋美好。
村民俞国建则比较特殊,他以自家部分房屋入股,每年分红是农庄经营收益的10%,刘建群算了一笔小账:“少说一年(收入)也有五万多元吧。”
乡村少年棒球队大赛夺冠忙
一颗小小的棒球,改变的不只是徐家埭的经济收入,更改变了徐家埭人的生活方式。
“我们徐家埭人都是比较有运动基因的。”刘建群表示,当生活条件好起来之后,徐家埭人也愈加重视精神生活,其中尤甚热衷体育运动,从非遗传统九彩龙、摇快船,到如今的棒球,村民们活跃度都很高,农民棒球队也应运而生。
2021年,林埭镇举办了第一届农民棒垒球联赛,赛程从4月中旬延续到5月底,36场比赛让这颗在国外流行的国际化小球,成了林埭农民间的一项运动新风尚。刘建群说,等嘉兴疫情形势好转,“我们的第二届农民棒球赛和各类职工赛事将陆续举办”。
值得一提的是,一颗小球与一个棒球场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日常生活,更走出了一支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上频频捧回奖杯的少年棒球队。
2018年11月,王毅第一次接触棒球,占地2.4万平方米的绿荫草坪对于彼时才9岁的小小少年而言实在太大了,“当时不知道怎么打,但又感觉很好奇。”王毅说。
这份好奇牵引着十余个少年进入训练场,但体育竞技与纯粹的爱好并不一样,每周一至周五放学后无缝衔接的2.5小时的训练以及周末的全天训练,让不少孩子打起了“退堂鼓”。刘元甲就曾经是一个“小逃兵”:“刚开始训练的时候练得不好,就不想练了,妈妈把我送到学校门口之后,我就躲在门卫室后面不出来。”
王毅也表示:“每天都训练,有时候会感觉有点枯燥,有点累。”
然而,三年多的棒球生涯带给这些小小少年的不只是愈渐强健的体魄与游刃有余的技巧,更是属于小小男子汉的勇毅坚定。
刘元甲开始主动去看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比赛,还有了自己的棒球偶像——大谷翔平,一位被称为“双刀流”的优秀运动员。
王毅如今已是小龙人棒球队的队长,作为“元老级”选手,他已经开始帮忙训练新队员了,他的弟弟如今也在棒球队。虽然才读六年级,王毅却已经带着小龙人棒球队拿到了十余个冠军奖杯,包括一个国家级赛事冠军。
“感觉快乐大于辛苦,我还是挺喜欢打棒球的,毕业之后,(我)也想继续打棒球。”王毅说。
李雪成曾是北京一家专业棒球俱乐部的棒球运动员,从小龙人棒球队组建之初,他就来到徐家埭担任球队教练,陪伴着球队成长至今,他表示:“和我们小时候比,他们现在训练场地等各方面条件都要好太多了,孩子们坚持训练,水平比我们小时候也高很多。”
看着青草地上,孩子们活力四射的身影,刘建群笑道:“从前,我们徐家埭人不懂棒球,如今光我们徐家埭小学就已经组建起了两支青少年棒球队,在各种级别的比赛中拿过三个冠军、两个亚军。”他满心骄傲,“未来这群孩子中,也许就会出现世界级的棒球名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就可以很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徐家埭棒球场练出来的!”
记者 李艳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