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辉:掌握核心技术才是立身之本|名家专栏
2025-09-18 14:26:41 世界浙商
近日,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浙江省科普联合会等单位主办,《浙商》杂志协办的“新质学堂”系列活动在宁波成功举办。
本期新质学堂在宁波举行,主讲人是宁波路宝科技创始人徐斌,一位三十年如一日奋斗在路桥工程科技创新和交通强国建设上的科技型企业家。
新质学堂,主要是用活生生的案例和人物故事,给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可供借鉴的路标和路径。路宝科技徐斌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我过去不认识徐斌。去年在参与评选首批科技型企业家时才知道“路宝”和徐斌,但也知之甚少。百闻不如一见,在新质学堂开讲前,我走进“路宝”,与徐斌作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下午又聆听了他的精彩演讲,才对他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颇受感动,启示甚多。
走进“路宝”发展历程和成果的展示厅,听徐斌娓娓道来,开始以为他是一位有深厚工科背景的企业家。后经询问,得知原来是宁海一个中学的政治课教师,没有任何专业背景。上世纪九十年代受“南方谈话”影响,徐斌下海创业,从橡塑密封件干起,后聚焦桥梁工程领域,先后两次濒临破产,但矢志不渝,自学和深耕桥梁结构件领域和工程技术,凭借自主创新,打破了长期的技术垄断,成为全球桥梁建设领域一位重要的“中国力量”。他领衔的工程课题荣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十一届中国专利奖(2009年)金奖。2019年,国家首开“两院”院士从民营企业选拔的口子,由中国科协牵头组织的5位资深院士小组到“路宝”实地考察谈话后,建议徐斌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斌并无此意,也没有提交申报,继续在桥路工程上默默耕耘奋进。
“路宝”的核心成就,在于其自主研发的“RB单元式多向变位梳形板桥梁伸缩装置”。这套装置巧妙地将“以柔克刚”的理念融入工程设计,能有效化解桥梁因温度、荷载、风振、地震等引起的各个方向(包括纵向、横向、竖向及多维运动耦合)的复杂变位。其技术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国内外知名特大型桥梁工程中使用。众多“超级工程”的应用实践证明,该工程技术水平和安全稳定寿命在全球“遥遥领先”。在伸缩装置领域的成功,并没有让“路宝”就此止步。他们又将目光投向解决钢桥面铺装这一世界性难题,自主研发了“ECO改性聚氨酯铺装技术”。这种新型材料旨在解决传统沥青铺装易损坏的痛点,大幅延长桥面使用寿命,并已在国内多座大桥和重载路面上应用,取得了实证成果。
纵观宁波路宝的创业创新之路,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一、坚守自主创新的定力:从最初引进技术失败到毅然投入自主研发,并持续迭代更新(产品已至第七代),证明了掌握核心技术才是立身之本。
二、极致的工匠精神: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执着追求,甚至不惜短期巨额损失也要对客户负责,铸就了值得信赖的品牌声誉。
三、解决真问题的本领:其研发始终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和行业迫切需求(如打破垄断、解决重载交通下的桥梁安全与耐久性问题),使创新成果有价值、有市场。
四、“死磕”到底的毅力:无论是伸缩装置还是ECO材料的研发,都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长达十余年的技术攻关,这种长期主义的坚持是攻克难题不可或缺的精神。
五、乐当“隐形冠军”的情怀。
路宝科技是高端制造业领域“中国创造”和“专精特新”企业的优秀代表。他们不仅为中国的桥梁建设提供了关键保障,其产品和技术输出海外也彰显了我国在基建领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影响力。
在路宝科技门庭的柱子上写着三个大字,叫“信行赢”,其意一目了然,信即信念、信用、信心,企业和人都一样,无信不立,这是立身之本;行即行动,行胜于言,行才抵达,这是成业之基;赢即成功,这是因缘(真信善行)之果。道理不难理解,关键在知行合一。我从徐斌的言谈举止和企业持之以恒的践行及成果中,看到这个散发着中华优秀文化品格气质又契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三字经”,是融入进企业经营内核的,更镌刻在徐斌的心尖上。
徐斌是很能代表浙商这个现代商业群体特质的,浙商群体,除了诸多非常知名的企业家之外,其实有许许多多徐斌式的企业家,藏龙卧虎,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聆听、去保护、去激发。当然也要去引导和提升。这既靠要科学理论的武装,又要靠案例和典型指明路径。
所以,路宝路宝,可谓路桥之宝。徐斌的成长和成功案例,很有研究和借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