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到底能为企业创造什么价值?陆铜华、金增敏等六位大咖展开圆桌对话
2025-07-30 17:47:12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章一琛、胡淼)7月30日下午,在2025浙商ESG大会上,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营商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胡税根、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铜华、浙江毛源昌眼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增敏、浙江西储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施银峰、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秘葛茜芸、为绿咨询创始人兼CEO沈浩然等六位来自企业、高校和专业咨询机构的代表者围绕“ESG能为企业创造什么价值”这一主题展开圆桌对话。
陆铜华介绍,千年舟的ESG实践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治理和产品开发上:通过材料进厂100%利用,公司避免了二次物流的资源浪费;而通过对竹材和木材的产品研发,千年舟致力于在未来实现“零碳生活场景”。他表示,千年舟的愿景是打造一块科技、风尚、健康的文化好板,从整个行业角度看,全链条维度的ESG实践,仍有大量文章可做。
施银峰表示,碳中和时不我待。宁波化工产业企业集聚,西储能源向这些耗能大的企业提供绿电直供等解决方案。此外,西储能源还通过建设乡村光伏,助力乡村振兴。他认为,目前的能源管控、碳追溯领域依然不够完善,许多企业正在提前探索这一方面的路径,但标准化的方案尚未被提出。旨在开发突破性设计与场景应用的西储能源希望能与各家企业开展合作,进行探讨。
金增敏表示,作为中国眼镜行业具有百年传承的标杆企业,近年来,毛源昌积极组建专业研发团队专注创新,并设立公益基金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发现中国老百姓对眼健康不够重视、认识不足后,企业在2015年成立毛源昌公益基金会,聚焦青少年视力健康保护。
他透露,目前公司在公益基金会的资金和货品投入达到了六千多万元人民币,为许多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免费配眼镜,希望未来继续加大投入。对于有意开展ESG工作的中小型企业,金增敏建议,应继续围绕企业创新和社会责任持续发力,做好运营能力和技术创新。
葛茜芸介绍,今飞凯达在2019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并以此为契机打造“零碳工厂”。通过使用再生铝合金材料和光伏+储能的模式,今飞凯达将碳排放成功降低70%。此外,公司还在环保领域投资过亿,将废气排放降低18%。在践行ESG过程中,今飞凯达不仅实现降本增效,还收获了客户更多的认可。
葛茜芸表示,ESG举措的落地离不开人才培养,今飞凯达已经成立了今飞商学院,并与许多高校开展合作。希望浙江民营企业能够建立员工关怀、人才培养全链条体系。
作为从业近十年的专业人士,沈浩然及其团队见证了我国ESG实践从理念导入到本土化创新的演进过程。据他观察,在2016年左右,ESG咨询机构主要为跨国企业及行业头部企业提供ESG体系搭建服务,重点解决国际标准与中国市场适配性问题。2019年后,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企业的ESG实践路径已从合规性披露转向战略价值创造,特别是在跨境贸易合规性要求提升背景下,中小企业及出海企业亟需构建系统性ESG实践框架。
他表示,当前,中国各类型企业正积极探索ESG与商业机遇的融合路径,通过环境效益转化、社会责任赋能和公司治理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价值创造的协同发展。他对有意开展ESG建设的相关企业建议道,可系统性分析其ESG实践框架中的关键要素,通过深入识别潜在风险因素与战略机遇领域,构建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模型。
“浙商企业的创新实践不仅彰显了民营企业的责任担当,更成为观察浙商群体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战略转型的重要样本。”听过现场多位嘉宾的分享后,胡税根感慨道,当前,ESG建设正从合规性要求演变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胡税根表示,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浙江民营企业通过将数字技术、绿色科技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全流程,已在全球ESG治理框架中贡献中国方案。未来,随着ESG评价体系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融合,中国企业有望在降低生态足迹、推动社会包容性增长等方面实现系统性突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