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唯一”的飞行营地,为何落户这座海滨小镇
2025-05-14 14:33:10 世界浙商
清晨,草坪上刚泛起一层薄雾,“中国咸祥航空飞行营地”就热闹了起来。无人机培训师熟练地调试着手中的设备,不一会儿螺旋桨就发出细微的嗡鸣;几名航模爱好者也已经在跑道就绪,等待操控一架架模型飞机伴着朝阳起飞……
这里,是长三角唯一一个符合国家级航空飞行标准、专业用于航空体育运动、赛事活动的综合性营地,地处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名不见经传的这座海边小镇,拥有16公里黄金海岸线,一年中有262天可以看见蓝海。
有了上天馈赠的蓝海资源,过去,这里靠海吃海,村民的生活被潮汐节律牵引。而如今,小镇在蔚蓝之上,找到了新的方向。
在“低空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版图,各地竞逐空域红利的当下,咸祥为何能抢得“先飞一步”的先机?这个“唯一”,从何而来,又承载着怎样的未来想象?
咸祥引入动力三角翼观光滑翔机。咸祥镇供图
一块闲地的唤醒
小镇“起飞”,不靠奇迹,靠选择。
咸祥镇的故事始于对“沉睡土地”的唤醒。“你可能想不到,脚下这块地方,以前是片烂泥地。”徐意站在营地边缘,回忆道。
对于这几年慕名来到咸祥的爱好者来说,这个营地好像出厂设定就自带飞行“基因”——场地视野开阔、基础设施完备、空域远离干扰。然而,十年前,这里不过是废弃船厂留下的闲置土地,一度也是一片荒芜、无人问津。
徐意是这个营地的负责人,也是第一批参与建设者。更早之前,他作为一名资深航模爱好者,常年在宁波周边找飞行场地,“那时候想找一块既能飞航模、又不担心被人投诉的地方,太难了。”
“你可以把航模想象成民航客机,把跑道想象成真实机场。”徐意说,好场地的标准说来简单,就是不能在人多密集的地方飞。“也许在外行人看来,空旷人少的地方,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比比皆是;但我们自己知道,一块真正的宝藏场地,有多难得。”
营地航拍。咸祥镇供图
2015年前后,徐意和一群航模圈里的朋友辗转来到咸祥,站在原东方船厂拆迁遗址上,他知道自己找到了。
彼时的咸祥镇正值转型节点。船厂拆除后留下的地块成了“烂尾工程”,既不好开发,又占着空间。镇党委政府曾考虑多种用途,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向。航模爱好者的出现,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尽管当时低空经济概念尚未兴起,但考虑到转型飞行场地的前期投入,主要在于硬化跑道和安置集装箱,并不需要额外占用太多资源;而且航模运动作为体育竞技项目,可以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时任镇领导也很希望能借此契机推动转型发展。
不用盲目追求高大上的项目,也不用搞“推倒重来”式的清退和建设,而是立足现有资源“精准破题”——于是,镇里请专家做了可行性论证,协调空域审批,推动项目落地。
目前我们看到的咸祥航空飞行营地,是2019年11月投入700余万元开始建设的,总场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其中飞行地块面积5.8万平方米,停车场面积1.2万平方米,具有充分的可开发利用空间。
而这样的前瞻性设计,也为营地拿下“长三角唯一”奠定了基础,既能保障赛事进行,又能提供培训服务,综合性方面占据了很大优势。
这两年,随着低空经济越来越热,也有很多周边同行来到咸祥进行考察,都给予了一致好评。
营地积极承办低空体育赛事。咸祥镇供图
从爱好者到创业者
曾经的“锈带”,正蜕变为低空经济的“秀场”。
在营地,每一位玩家的背后,几乎都有一段“飞行改变人生”的经历。
程永超,两年前还是一名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这位曾经的码头工人,如今已是带出数百名专业飞手的“蓝领教授”。
一次偶然,他在田间地头看到农民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一下子就被激起了好奇心,“不都说无人机就是‘玩具’吗,还能这么用?”
他马上回家搜索无人机的相关资料,得知咸祥正在大力探索低空产业发展,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机遇。
他先是通过专业学习,成功考取了无人机驾驶员二级技师,再邀请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扎根咸祥,组成培训团队,有意识地面向农业、电力、水力、应急、巡逻等行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目前已经培训了500人次。
从一开始程永超就知道,低空经济相关技术更新迭代越来越快,自己的培训想要保证竞争力,就必须要“够全面”,理论、法律、政策、维修、实操等等,缺一不可。
实现这些,需要有够足够安全的飞行空域,多场景的训练环境、以及集住宿、训练场地、维修车间等为一体的基础设施保障。
营地给了程永超“练兵”的地方。咸祥营地在建成初期就获得了半径4公里的专属低空空域,配有5G-A通感一体化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测气象,还能规避电磁干扰。“对做培训的我们来说,安全空域、充电场地、维修车间,一个不能少。这里条件真是‘拎包就能干’。”程永超说。
固定翼航模起飞。咸祥镇供图
航模爱好者丁小丁的故事,则是另一种“飞行路径”。
“简直就是‘神仙营地’!”记者见到丁小丁时,他正在小心翼翼地为一架蓝白相间的航模安装头部追踪设备,看到我们来访,毫不掩饰表达了对营地的赞美,“只有在这里,组装好的航模,才能随时可以拿出去,想飞就飞!
他告诉我们,航空器模型虽然体积不大,但如果想要起飞,也必须有适宜的起滑跑道和飞行空间。
丁小丁从小喜欢收藏航模,从木质手抛滑翔机到精密电动固定翼,花样繁多。但在来到咸祥之前,这些“宝贝”基本不会有起飞机会,多数情况下只能放在家里当摆设。
有了咸祥的理想飞行场地,丁小丁还开启了自己航模自媒体的创作之路。他开始在抖音平台持续更新航模飞行视频,从基础操作教学到高难度特技展示,从设备改装分享到创意航拍挑战。
他将头部追踪设备安装在航模上,就是希望通过第一视角摄像头,让地面操控者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飞行体验。“当航模带着VR设备冲上百米高空,那种失重感和视觉冲击,比坐真飞机还刺激!”丁小丁掏出手机,向我们展示了一段他的高赞作品。
丰富的飞行活动和专业设备,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截至目前,他已发布900多条与咸祥营地相关的视频,收获了60多万粉丝。
如今,飞行营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程永超、丁小丁一样的年轻人慕名而来。这些充满干劲和想象力的年轻人不是“到此一游”的,而是来“落地”的:他们在这里找到机会,也让这片土地焕发更多可能。
小镇的“二次创业”
我们得到的一组数据显示,营地从开营以来,已经承接国家、省、市各级赛事活动60多场,同时联动横山码头等地标景点,开发出“16公里海岸线立体观光”航空表演、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观光等低空旅游产品,已形成集文旅、赛事、研学、培训、展销等为一体的产业运作模式,2024年接待人员超10万人次。
但咸祥没有止步于于此,而是开始更深的布局。镇里牵头成立专项小组,引导营地与高校联合攻关飞控技术,推动二手无人机交易平台建设,还正在研究“飞行汽车”和具身智能飞行实训项目,以及更专业的“空中F1”赛事,希望打造更完善更先进的低空经济全链条试点。
营地举办赛事活动。受访者供图
“借势起飞”的转型探索背后,并不只是“追热点”,而是一个小镇对于自身命运的重新定位。
早在2007年,咸祥镇就被列为浙江省中心镇,既有特色产业,也有稀缺资源。一产方面,海水养殖约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0%,是省渔业特色农业强镇,也是华东地区最重要的梭子蟹育苗基地之一;二产方面,则是主要以箱柜企业为特色,咸祥箱柜产品曾占全国市场的40%,有着“中国箱柜之乡”的称号。
然而,不论是在鄞州区级层面还是宁波市级层面,相比一些经济发达的街道、乡镇,咸祥,经济体量还是相对偏小。面对这样的现实,飞行营地就像一扇窗,给了小镇重塑产业结构、导入新动能的决心和勇气。
“越追求高质量发展,就越要突出特色,精耕细作。”咸祥镇党委书记蒋昀说,如今的咸祥,凭借在整个长三角都都稀缺的空域海域先发优势和场景试验潜力优势,有望通过低空经济来加速全镇的发展“腾飞”。
但另一方面,咸祥也在“克制”。
“现在行业热度高,但真正形成成熟商业模式的还不多。”蒋昀坦言,政府的角色不能是“包办”,而是“搭台、引路、服务”。“流量来了,我们更得冷静思考怎么把‘关注度’转化为‘持续力’。”
他介绍,通过与低空文旅项目的有机配合,咸祥意在建设形成以低空特色项目为核心,融合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配套服务,涵盖游客休闲度假所有基础需求的“微度假”精品景区。
咸祥镇风光。咸祥镇供图
从废弃船厂到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从传统渔业到低空经济新业态,这座滨海小镇,在几年时间进行着一场静悄悄的产业突围。没有大破大立的推倒重来,也没有“急转弯”式的切换赛道,咸祥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探索,或许可以给其他正在寻求转型中的小镇一些启示。
对于咸祥来说,与其问飞行营地未来能飞多高,倒不如说,这里的人更在意的是它能飞多久。真正的突围,不是一次起飞、一跃而起,而是一次次平稳着陆之后的持续前行。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