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茶:伴随浙商走天下

2024-07-17 17:15:57 世界浙商

世界浙商客户端讯(记者  杨源)初夏的杭州余杭径山,郁郁葱葱,万物并秀,敞开怀抱迎接着络绎不绝上山寻访茶韵的人们。

茶园中,嫩绿的茶叶宛如翡翠般闪着微光,微风拂过,带来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

天下禅茶出径山

行至坐落于径山之巅的径山禅寺,人们不难发现,门口挂着一幅意蕴深远的长联:“五山称首溯宴坐结卯谁启东风开妙境;万派朝宗记深参看话永传慧业护丛林”。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径山禅寺与径山禅茶深厚的历史渊源,也展现了其在禅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杭州市余杭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余杭区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沈昱向记者讲述了禅茶一味的文化内涵。径山禅寺的开山法师法钦大师于1280多年前的唐代天宝年间上山修行,来到径山并在此落脚,遵循其师父的教诲“遇径而止”。自此,法钦大师在这里开始种植茶叶,并持续了几十年之久。他的辛勤耕耘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年古刹径山禅寺,还创造了著名的径山禅茶。

今年3月初,余杭径山和王位山海拔较高的茶园里,茶叶被冻成了冰柱。沈昱在朋友圈发布了几张照片,并附言:“冰冻严寒且当修行,温润鲜爽方显本色。”这条动态引来了无数点赞,人们深感共鸣。

时光回溯至1978年,国家发起了恢复名茶的号召。当时,余杭农业局的农艺师金雅芬与当地的茶农们共同投身于径山茶的研究、培育与创新工作。径山茶与其他茶类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口感不涩,反而特别鲜爽且回甘,带来一种“温、润、鲜、爽”的独特愉悦体验。这种独特的口感,使得径山茶在过去的40多年里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它不仅是茶农的骄傲,也成为百姓心中“自己喝”的好茶。

从冰封的山顶到温润的茶杯,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自然力量和人文智慧,让我们品味更多的生活趣味和文化意蕴。

2008年,余杭区佛教协会会长、径山万寿禅寺方丈戒兴大和尚主持修缮径山禅寺的同时,决心要复兴径山茶文化,让禅茶从寺院走向社会,走向民间,成为一项共同富裕的事业。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2022年,径山茶宴的独特魅力终于得到了国际认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无疑是对径山茶文化传承的最高肯定。

沈昱用“天下禅茶出径山,一杯通透在人间”来形容径山禅茶的独特之处。他表示,径山禅茶不仅富含佛性和禅意,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成功申遗后,接下来的工作将更加注重深入挖掘和传播径山茶宴的文化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伴随浙商走天下

杭州市余杭区政协秘书长、茶办主任吴建中认为径山茶与浙商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气质与浙商精神相契合。浙商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径山茶就如同浙商一般,拥有百折不挠的干劲和勇于创新的拼劲,创新精神是第一个共同点。径山茶是一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茶,尽管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因受到生产规模较小、产区偏远等因素的影响,淹没于民间不为人晓。而在一众茶人的努力下,经过千百次的锤炼、研发试制,打磨出了深受消费者认可和喜爱的径山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径山茶在创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守正’,我们专注品质提升,注重行业规范与品牌推广,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吴建中表示。

坚韧不拔的奋进力量是第二个共同点。径山茶出自深山,是一款小众茶。但通过几十年来众多人的坚守,特别是2022年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径山茶发展领导小组之后,径山茶通过品牌化、数字化、规模化、品质化、融合化建设,快速“破圈”生长,品牌价值已达35.69亿元,在全国乃至世界形成了独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与浙商身上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如出一辙。浙商创业初期,大多是“三无”人员,无资金、无技术、无经验,也是凭借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不懈的努力和坚韧的毅力闯出了一条路子,创造了属于浙商的天下。

2023年12月,“天下禅茶出径山·2024径山茶伴随浙商走天下”在《浙商》年会上正式启动,径山茶通过广泛参加浙商行业盛会的方式走进浙商、融入浙商,以一杯温润入心的好茶伴随浙商的脚步走向全国,获得了浙商的广泛好评。“径山茶何以伴随浙商走天下?我想这就是答案。”吴建中说。

未来,径山茶将在品牌价值化、产品多元化、受众年轻化上下功夫,推动径山茶成为余杭文化“金名片”、乡村振兴“金钥匙”、实现共富“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