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金融论坛开幕,大咖集聚!释放什么信号?
2024-06-20 12:24:51 世界浙商
日历翻到6月,“陆家嘴时间”悄然而至,世界目光聚焦黄浦江畔。
今天(6月19日),2024陆家嘴论坛正式拉开帷幕,国内国际金融大咖齐聚,共话“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从即将推出的“科创板八条”,到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保险产品,再到简化完善跨境投融资……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的首次陆家嘴论坛,其“重头戏”——金融监管部门在开幕式上的演讲格外引人瞩目。中国金融领域改革与创新将行向何方?金融高质量发展又将如何演进?立足宏观的发言里,哪些值得浙商群体、民营企业家群体重点关注?
科创板八条即将上线,“硬科技”再次站上C位
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系着红色领带,说起最近陆续出台的新“国九条”以及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文件,说起证监会会同各相关方面已推出的近50项配套规则,也说起各地政府结合实际推出的务实举措,“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资本市场只有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建立健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的市场体系和制度机制,才能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他在演讲中着重谈了三个问题,包括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以及坚持把保护投资者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全过程。
聚焦“打头阵”的新质生产力,吴清表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资本市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难得的机遇。”在他看来,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能够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源头活水,也能让投资者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吴清透露,在证监会的下一步工作中,将考虑提升多层次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包括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而当务之急,即是深入研究相关企业的特点、发展规律及其在投融资、激励约束、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丰富资本市场的工具、产品和服务。
此外,因科技创新企业通常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经营不确定性大等特征,这与坚持“长期主义”的耐心资本在本质上是高度契合的。“我们将和有关方面一道,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围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吴清说。
今天,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吴清提到即将发布的“科创板八条”。创新本质上是面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只有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对此,吴清表示:“这需要各个方面凝聚共识,打通堵点卡点。”值此科创板设立5周年之际,“我们将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8条措施,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聚焦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吴清也特别对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提出新要求,即加快提升专业能力,在当好“看门人”的同时,更好发挥交易“撮合者”作用,通过更优质、更专业的服务,支持上市公司在推动产业创新的过程中做强主业、补链强链。
值得一提的是,在吴清的演讲中,“投资者保护”几乎占据最大篇幅,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交易监管、退市涉及的投资者保护问题均展开论述,例如退市涉及的投资者保护中违法违规问题,“必须‘一追到底’,依法从严惩处相关责任人员,决不允许‘浑水摸鱼’‘一退了之’。”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国际金融史反复证明,一旦发生大的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多年积累的发展成果很可能一夜之间被吞噬,给投资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高质量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把强监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吴清说。
护航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安排!
上一届陆家嘴论坛召开时,金融监管总局刚刚挂牌,至今已满周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会上也特别提及此事。
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都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有所长,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必然各展所长。因上海是中国现代保险业的发祥地,见证了中国保险业百年沧桑巨变,李云泽此次演讲特别聚焦保险业。
他说起保险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时,分了创新发展、民生福祉、安全应急三块。除格外受到广泛关注的针对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市民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量身打造保险产品等之外,李云泽聚焦新质生产力,特别提到要加快健全涵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体系。
李云泽还提到,保险业要完善“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机制,更好发挥集成电路共保体作用;加大保险资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创业投资等支持力度;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机制,推动新能源车“愿保尽保”,鼓励保险机构加强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等方面的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
跨境投融资?安排!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晒出一系列漂亮的外汇数据——截至5月末,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00家机构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外资在我国债券市场的持债总规模达4.3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近20%;国际联通交流持续扩大,外籍来华人员外汇服务、外籍人才用汇更加便利,目前上海辖内特许机构可兑换币种已达50种,涵盖多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今年以来外籍来沪人员兑换外币人数、笔数、金额均同比增长了4倍以上。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体系更加成熟,今年以来上海企业外汇套保比率达到35.7%,创历史最高水平。
朱鹤新特别提到,要提升资本项目开放质量,为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营造良好环境,“我们正在修订相关资金管理规定,进一步简化和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资金管理,支持壮大耐心资本。”并将支持境内机构开展跨境投资,近期已向53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放额度合计22.7亿美元,着力满足居民境外投资合理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朱鹤新还特别提到将拓展科创企业跨境融资,更好服务跨境资本进入退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坚定不移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也希望上海的探索能够为全局积累更多经验。”朱鹤新说。
据了解,今年是陆家嘴论坛第15次亮相世界舞台。2008年,大洋彼岸金融危机黑云压顶,远隔重洋的陆家嘴嗅见危险气息,决定召开一次论坛,探路“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金融”。
时隔16年,陆家嘴再次群星闪耀,在世界经济复苏共识下,共话“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行文至此,虽已信息量满满,但陆家嘴论坛仍在持续,更多金融新趋势、新故事,值得拭目以待。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李艳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