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明:从传统“产品为王”走出“体验为王”的新路径

2024-02-06 16:00:28 世界浙商

不是每一位企业经营者都能在迷惘中,为企业找到正确的方向;不是每一位企业家都能从纷繁的管理中抽离,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商》杂志联袂推出年度大型策划《非凡思考力》,寻找那些在关键时候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创新引领、提升管理的企业家灯塔,透过他们的非凡思考,在高质量发展风雨兼程的日子里,指引企业稳健成长。

岁末年初,许多知名企业家相继发出新年贺词和跨年演讲,我们特别推出“非凡思考力之内部讲话”,今天推出第9篇——《何丽明:从传统“产品为王”走出“体验为王”的新路径》。

1月30日,纳爱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何丽明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发表了讲话《科技引领美好生活》。

何丽明年度演讲全文(节选)——

过去的一年,纳爱斯上下聚焦《超常》工作报告,坚持“抓根本问题,做最重要的事”,通过“定标与立表”全面提升企业营运能力,强劲抵御了经济波动、国内市场疲软、国际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干扰等影响,显现出逆势而上、超常发展的活力与韧劲。

以科技创新实现美好未来

2024年,国际环境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在新科技领域尤其以人工智能与数智化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加速演进,必定加剧产业变革与市场竞争,同时也给实体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带来新契机。

我们发展总体定位是:坚持科技引领,不断完善丰富“三步走”内涵,落实“全链生态产业体系”核心区方案优化成行,推进“四无限”全方位布局,各项落地加快节奏;坚持打通“二脉”,把握原料研究与应用创新在产品功效上取得新突破,开创市场新优势;坚持创新打造“数字化”平台,从“数字化”走向“数智化”;坚持品宣系统思维、结果导向、实处发力,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内容传播要闯出新路;坚持提升市场营运能力的系统性建设,“结硬寨,打呆仗”,夯实管理基础,提高执行力;坚持全球化发展,加快海外拓展步伐,运筹国内基地的布局调整;坚持财务管理理念调整与制度创新,推动服务与管理模式改变,吃透并走实“业财融合”,要发挥好资本效能,促进产业拓展步伐;坚持革新、挖潜、降耗、增效,优化综合体系运行并发挥正向作用、推动管理进步;坚持思想破壁,全面系统推进知识管理工程建设,绩效考核与分配激励要大胆探索、激发活力,克服内卷、内耗。

生态纳爱斯正在着力打造新发展格局,从传统“产品为王”走出“体验为王”的新路径。通过创新模式、创造场景、运用各类新技术之“融合”,为传统洗涤剂企业转型升级拓展新的领域、培育新的需求、创造新的美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市场消费升级,就必须在新发展理念的引导下践行。

(一) 以正确理念指导科技创新

面对错综复杂且不确定的宏观形势,企业既要守正,更要创新。守正是在一个产业领域能把它做深做透、做到极致,即便如此也总归有其天花板。因此,就必须创新。创新是能够看清、找准另一条甚至N条成长曲线,并以无惧无畏的果敢与勇气迎接挑战,穿越新的领域,攀登新的高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做优做强,往往不只是靠雄才大略,而是在正确理念指导下凝聚起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为成就共同目标而作的不懈努力与奋斗。

纳爱斯上下的科研与管理者一直在思索领悟“科技创新的本质”,而今企业所涉及追求的创新已超越企业原有领域和人员,并成为共同的使命担当与奋力践行。我们看到现实里的科技进步,不只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便利与享受,它真正的价值是深层次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使之形成可持续的循环:一方面,科技创造美好生活、提升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又促进科技不断创新发展。这是一个相互促进、螺旋提升的过程。

归根结底,我始终坚信:一切科学与技术的意义,是为创造出人类舒适的“生活空间、生活品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让科技更深地融入可持续循环之中,为人类创造价值、实现美好的可能更是无限。这就是科技创新的终极追求。

(二) 以决策担当破除“群思陷阱”

不论是面对企业外部的环境变化,还是企业内部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及日常工作应对,管理者都必须及时作出判断抉择。市场机会转瞬即逝,当个人决策时,讲求的是敏锐果敢;而集体决策时,要警惕不能体现集体的智慧结晶而每个人都可以推卸自身责任的弊端。在无责可追、过失不责众的情形下,所作出的决策或决定并付诸于实施,要么决策失当、要么贻误时机,从而陷入“群思陷阱”不能自拔。这种现状不改变,企业就不会有未来与期待。

同样,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或未知的前行路径,人们通常抱着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想法,但这里须点破的是,“摸着石头过河”仅是一种“试错法”,是在缺乏经验,又没有可借鉴的情形下,迫不得已的选择。在这个“试错”过程中,必须要学会从探索过程中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摸出门道或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不然“试错”就失去意义且毫无价值,这也就是通常说的枉交学费。当然,更要学会抬头放开眼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然,别人都用上便捷的工具“过河”,而你还在摸着石头过河,那就成为笑柄。不要说这种可笑情况,我们周边还真时有发生。

偏见可怕,无知更可怕。有偏见还能纠偏,但无知是完全没有意识到此类现象的存在,或者说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我们开启百年新征程以来,倡导以“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搬掉企业的“三座大山”,其根本用意就是唤醒思维意识、提升认知,促进每个人把责任担当体现在承担起大大小小的“决”与“定”上、落实到指导行动与实现最终结果中,在做事中提高、在成事中进步。

(三) 以准确“定标”创造结果价值

世界上不是所有创新成果都具有市场价值。有的企业倾其所有打造出先进产品,却始终不被消费者接受,产品不能转化成商品,缺失了市场,继而拖垮整个企业。我在内部反复强调:市场是企业的立命之本,一切工作都要树立市场观念和经济意识,特别是进入新领域、新业态面对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更是如此。

近年来“美丽经济”备受瞩目,各地各行业纷纷进场布局。我同样认为:以科技创新推动“美丽经济”发展,不只是打造品牌与产品之美,最终的落地,是要实现满足人的味、嗅、视、触之“四觉”,同时也有利于种植栽培、实现经济与实用价值转化,实现身心健康与生态环境之美。这才是现代科技为美好生活赋能,也是科学家用智慧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有效途径。

做事源头上准确“定标”是非常之关键,这是所要展开的工作之“纲”,纲举才能目张,关键脉络才能清晰,执行起来才能系统而不漏项。但即便是定准了“标”,拿到了企业营运的“金钥匙”,为什么在执行过程中还会越做越复杂、效率低下,甚至进展停滞不前或偏离目标呢?

曾经有一本书叫《细节是魔鬼》,其核心观点“魔鬼就在细节里”。为此,在内部一度把人的关注点都引导到细节上,且事无巨细,把层层展开的“标”或“表”定在细枝末节上,忙得不可开交,却忽视了方向、原则和关键点,就像圆规停留于一个平面上画圈圈,且循环往复、不能摆脱。

《矛盾论》告诉人们,凡事首先要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在做事或解决问题时,洞察问题的本质比功夫用在枝节方面的能力更重要,而且这是人的成长所必需学习历练的重要能力。

(四) 以追赶时代成就人才大业

企业健康发展必须要具有危机意识,并着眼于长远,正确把握好“企业与人才”的认知关系: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才能吸引人才,为人才提供施展或提升才干的广阔平台;有了人才又能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进而吸引到更多的人才集聚。如此良性循环,才能使企业与人才真正成为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能充满生机、蓬勃发展。

为此,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与人才”相关体制与机制建设方面要有更大突破,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全体纳爱斯同仁们,我们要始终锚定“三条战线、三大战场”这一企业中心工作和“百年纳爱斯”宏伟愿景,紧跟时代步伐,奋勇探索未知,展现更大作为。

让思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科技之力引领美好未来。相信“眼有星辰,心有繁花”,汇聚更多有识、有志之士勠力同心、奋楫远航,定能为高质量转型升级注入更多智慧,定能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向往,定能将共同的生态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

来源:浙商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 整理 周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