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产业蓄势待发,杭州企业如何穿越周期?

2025-09-11 20:15:41 世界浙商

“预计未来五年,合成生物学全球市场仍处在稳步中速增长阶段,尚未进入全面爆发式增长阶段。”

2025年合成生物产业杭州生态活动一开场,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胡奇聪就抛出了自己的判断。

虽然拐点年内不会到来,但胡奇聪接下来的一席话又为大家送上定心丸:“合成生物学作为一种新型的研发和生产方式,可被应用于几乎所有领域下的绝大部分细分赛道,比如消费个护、高性能材料、大宗化学品、生物能源……”

胡奇聪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近三年来,合成生物领域的投融资事件数量明显上升,越来越多的耐心资本正在积极下场投注未来。

周期拐点到来之前,企业该如何主动作为、抢占先机?

技术变现

合成生物,乍一听,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其实不然。

如果你有留意到各大商超的美妆柜台,会发现,今年以来,带有重组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等关键词的相关护肤品明显增多,这是合成生物学在美妆个护领域应用的直观表现。

合成生物,能够为人类设计一种全新的功能分子,或者大大提高既有原料的生产效率,形象地来说,这门技术可以把世界变成“可重组的积木”。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预计,未来全球经济活动中60%的物质产品可由生物技术进行生产,在2030年至2040年期间,合成生物学技术每年将为全球带来2万亿至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杭州,提前找到了把合成生物学技术变现的途径——发展“合成生物+医美”。数据显示,中国医美行业规模或于2028年增至3500亿元,杭州的一批合成生物企业在十年前就已预判风口,有所布局。

“今天我带来的演讲题目是《从无形的技术到有形的产品》。”唯铂莱事业发展部总监张炜说,“我们公司是2015年创立的,公司研发的首款美妆原料在2019年已经量产上市。”唯铂莱团队扎根西湖区紫金港科技城已有多年,他们深知技术变现的重要性。截至目前,唯铂莱拥有37项核心专利,产品已成功打入欧美、日韩、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合成生物学与美妆个护、医美器械的结合,在杭州似乎有着天然的土壤。作为“美妆之城”和“电商之都”,杭州汇聚了珀莱雅等一大批畅销美妆企业总部,这些企业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对于消费者期待的特定功效新成分、新原料有着迫切需求,为合成生物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快速的验证通道。

来杭州,梦想变现更快,下一个风口由年轻人定义。

边创新,边转化

除了大热的医美赛道,同样的营收表现,也发生在合成生物学与其他产业的结合上,大健康产业就是其一。

在杭州华大的老本家——华大基因公开发布的半年报里,“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这一业务支线的收入逆势增长至6.96亿元,同比增长4.80%,东南亚、南亚、拉美等海外市场反馈良好。

来自北京、湖北武汉、山东济南等多地的同行,在杭州看到了合成生物技术与大健康产业结合的可能性,益生菌片、基因检测工具包……这些成功在全国乃至海外市场上架的商品,已经率先获得市场认可。

在全国各地投资人、企业家考察杭州华大时,大家还发现了一个独特的“杭州模式”——边研发、边验证,边转化。

“我们是2022年落地西湖区的,到现在,已经就地孵化了6家公司、涵盖益生菌、护肤等多个板块。”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办公室主任冯顺意说。

杭州华大是紫金港科技城引进的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这种边研发边转化的方式,也体现在杭州诸多高能级研究机构的成长轨迹中。比如在滨江区,杭州极弱磁大科学装置的相关交叉研究平台正在建设当中,极弱磁研究院团队已经先行与滨江区属地国企合作,共同组建杭州零磁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将研究院的成果产业化,该公司生产的心磁成像设备已在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多家医院开展临床验证。

来杭州,创新成果快速从实验室走入工厂,不再是难题。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我们原先是搞创新药研发的,一直烧钱实在是难熬,这两年就去搞医美产品研发了。”合成生物产业杭州生态活动上,不乏老牌药企出身的外地合成生物从业者。

今年以来,国人对“美”的愈发追求带火“颜值经济”,医美产业赛道迅猛增长,一些头部传统药企也纷纷下场竞技。比如,复星医药、华东医药、四环医药等传统药企巨头纷纷布局医美赛道,这个赛道也为医药企业整体营收贡献了新的增长点。

在圆桌讨论环节,企业代表认为,在保持定力的前提下,增加新的打法,进行资本积累,就可以在下一个周期到来前积蓄动能。

奔向下一个周期,企业不是“孤勇者”。近年来,杭州积极布局合成生物产业,出台专项政策和三年行动计划,并组建产业联盟、设立专项基金,推动合成生物创新资源聚集、成果高效转化和产业生态优化。

在合成生物产业无限接近爆发奇点的过程中,杭州企业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目前,杭州已聚集合成生物相关企业超170家,覆盖从菌种设计、基因编辑、智能发酵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以西湖区为创新策源中心、以钱塘区和萧山区为核心承载区、以余杭区等多区为多元协同发展区的“一心双核多元”的杭州全市合成生物产业空间布局已初具规模。

前瞻布局下,突破性成果相继涌现。力文所生物公共事务和合规高级经理金慧玲还在会场上分享了一则喜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力文所凭借自主研发的全原子蛋白质生成技术赋能AI蛋白质序列设计并实现工业化应用成功入选,全国仅有16个案例入选。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信心强了,视角变了,看到的风景也会不一样。在相继找到技术变现场景的前提下,一些合成生物企业迎来了营收倍增期。

今年的合成生物产业杭州生态活动接近尾声,企业代表们达成共识:依靠单一主业往往更容易受到行业大周期影响,而通过内部孵化多种业务,可以在例如创新药等主业增长较缓时,依然保有增长引擎。

杭州正致力于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以一流环境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建一流城市,努力为全球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流营商环境、最佳创新生态。

来杭州,与这座城市一同分享发展机遇。幸会杭州,抢注未来!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