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41强!第十届“创客中国”视觉智能专题赛复赛名单公示
2025-08-05 14:44:38 世界浙商
当下,人工智能产业加速迭代演进,步入应用落地的关键窗口期,作为“AI之眼”的视觉智能技术正以破茧之势,在产业变革的画布上勾勒出万千可能。8月4日,第十届“创客中国”视觉智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视觉智能专题赛”)41强创新项目正式公示,即将在复赛舞台上奏响“中国视谷”世界级集群的新序曲。
专业评审丈量创新深度
据统计,自5月底启动报名以来,大赛通过组织推荐、定向征集与自主报名等渠道,累计吸引全国340个视觉智能项目参赛。这其中既有中小企业带来的已产业化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也有高校科研团队与创客群体推出的智慧创意,参赛项目覆盖了大赛设定的数字安防、工业视觉、医学影像、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生活及办公、虚拟现实及元宇宙、特殊成像七大领域,展现出全国视觉智能项目在产业升级、场景应用中的多元渗透力。
7月31日,视觉智能专题赛举行初赛评审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的专家教授,博将资本、中益仁资本、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的投资专家,视觉智能龙头企业代表等组成大赛专业评审团,通过“创客中国”评审系统进行创业计划书线上评审。
评审团围绕项目技术壁垒、应用场景、商业模式、产业化程度、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等核心维度进行综合打分。最终,企业组、创业组共41个项目凭借突出的综合实力晋级,为复赛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经多轮资格审查,现将入围本届视觉智能专题赛复赛名单予以公示,欢迎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拨打联系电话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至指定邮箱。
公示时间:2025年8月4日至8月8日
联系电话: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010-68200397
联系邮箱:cnmaker@miit.gov.cn
入围复赛项目名单公示
复赛体系赋能进阶之路
随着41强结果揭晓,赛事的焦点逐渐转向复赛冲刺阶段。大赛组织单位将同步铺展复赛蓝图,以“精准赋能+生态链接”为核心脉络,为晋级项目量身打造了全方位的成长护航体系。
8月6日的复赛赛前培训,将成为项目打磨竞争力的“炼金场”。创业咨询专家、投资机构合伙人将化身导师,精准聚焦项目路演核心需求,直击路演核心痛点——从商业计划书的逻辑架构梳理,到股权设计的科学优化,再到市场策略的精准制定,通过实战化指导帮助项目“磨亮武器”,确保在竞技舞台上高效传递核心价值。
8月21日,一场沉浸式产业体验之旅蓄势待发。大赛组织单位将组织参赛项目代表走进“中国视谷”窗口园区与重点企业,沉浸式观摩视觉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生动场景。当晚,视觉智能专题赛配套活动“视谷之夜”产业沙龙将如期而至,政府相关部门、视觉智能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产业服务平台的代表将齐聚一堂,围绕产业政策、项目落地支持、投融资风向、创业陪伴服务等参赛团队核心需求展开精准对接,为优质项目扎根“中国视谷”架起资源互通的桥梁。
8月22日,复赛的竞技大幕将正式拉开。赛事采用“8+4+1”路演模式,即8 分钟浓缩项目核心亮点,4 分钟直面评委犀利问答,1 分钟见证分数定格,经学术专家、产业专家、投融资专家组成的评审团现场评议,最终从企业组与创业组中各选出10强晋级决赛。
综合来看,对参赛企业与团队而言,这场赛事远不止于技术展示的舞台,更是资源深度对接的纽带。
晋级项目可获取产业链合作对接、知识产权全流程服务、投融资精准匹配等“一站式”支持;若符合“5213”项目基本参评条件,获奖项目将享受“以赛代评”的政策红利,企业组项目可获最高不超过1200万元扶持、创业组最高不超过450万元的扶持(大赛获奖项目须先与平台镇街签订招商协议,具体的落地细则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并优先被推荐入驻“中国视谷”。
同时,获奖项目还将被推荐参加“创客中国”全国企业组500强、50强以及全国创业组100强、10强的评选,其中,入围“创客中国”全国企业组500强、50强的项目,将按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中给予政策支持,让创新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创新之力激活科技未来
这场聚焦视觉智能领域的国家级赛事,已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承载着多重战略使命。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主办的部省联动赛事,其核心目标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通过搭建创新竞技平台,持续淬炼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专业化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在碰撞中深度融合,最终培育出更多专精特新的“国家冠军”。
对杭州乃至浙江而言,这场赛事恰如一把精准的“钥匙”,打开了智能物联产业集群升级、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建设的加速通道。
近年来,杭州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不辍,从开拓多元应用场景到夯实数据、算力等基础要素,从完善政策体系到培育产业生态,步步为营筑牢创新根基。今年6月发布的《杭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提出了模型突破、算力筑基、数据融通、应用赋能、产业聚链五大工程,为产业发展锚定了清晰路径。而本次参赛项目中涌现的模型优化、算力调度、数据处理等技术成果,正是对这最新“任务书”和“施工图”的生动呼应,为人工智能产业的“超进化”积蓄强劲能量。
夏日光影在“中国视谷”的蓝图上流转,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早已浸润政策的雨露、产业的阳光与资本的养分,只待新苗破土而生。这场赛事如同一剂强效“催化剂”,加速创新资源向萧滨一体化区域汇聚,推动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在这片沃土上深度耦合——前沿技术的原创性策源加速涌现,“人工智能+”新赛道加快开拓,“中国视谷”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为打造世界级视觉智能产业高地注入源头活水。
复赛战鼓即将擂响,41强项目怀揣技术锋芒与产业理想整装待发,奔赴“视”界辽阔、前途璀璨的未来征程。当视觉智能的创新火花在赛事中持续碰撞,更多新技术的突破、新业态的萌发、新“小龙”的诞生,正沿着“创客中国”铺就的赛道,在“中国视谷”的土壤里扎根生长,酝酿着改变世界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