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核心器件,年产24亿只!这家浙企亮相国家级发布会

2025-05-16 15:43:54 世界浙商

最近,不少人发现自己手机右上角的标识由“5G”变成了“5G-A”,这意味着广大网友将迎来速度更快、延迟更低的“网上冲浪”新体验。通信技术升级背后,一家浙企开发的元器件扮演着重要角色。

5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利电子”)研究院副院长童建喜博士作为浙江省唯一受邀代表出席,向世界展示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硬核实力。

“2019年开始,我国大规模开展5G通信网络建设,众多上市公司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纷纷涌现。”童建喜在发布会上介绍,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深耕行业30年的佳利电子练成了两项“独门绝技”一是长期对微波陶瓷材料配方研究技术精雕细琢,二是对微波陶瓷元器件制造工艺技术传承的匠心坚守。

先择一行,再深一行

“6个月内完成5G基站元器件材料开发和100多款产品的研制,最终实现批量稳定供货;87岁高龄的教授定期指导材料研发工作,将几十年的经验倾囊相授,并形成标准化手册。”发布会上,童建喜表示,微波元器件的尺寸仅以毫米计,看似很小,但其性能却关系着通信信号传输的质量。

2006年,童建喜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扎根企业材料研发一线十八年,累计开发出10余款陶瓷材料,实现5G通信、网络通信、消费类电子等领域陶瓷器件产品的大批量应用。

研发之路困难重重,但童建喜并未退缩。在项目攻坚阶段,他曾带领团队持续作战,突破现有材料开发技术路径,历时3个月完成100余组的材料配方试验,直到开发的材料技术指标满足行业头部企业客户要求。

通过不懈努力和持续的攻坚克难,童建喜现已经成长为行业技术专家,带领公司上百个核心产品实现国产替代,在5G器件技术上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今年,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他荣获“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先择一行,再深一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勤奋努力可以拓宽知识的宽度和人生的广度。”发布会上,童建喜向那些想提升自己的奋斗者建议,年轻人不仅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工作中加深专业深度,还要拥抱变化,树立长期主义和工匠精神。

把中国元器件推向全世界

1995年,佳利电子创始人尤源成立了佳利电子。30年来,公司深耕自主陶瓷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凭借着核心元器件的自主可控,不断把中国元器件推向全世界。

据嘉兴日报报道,5年前,佳利电子与中国通信头部企业合作,承担核心元器件的开发。“当时全球范围内,整个行业只有2家龙头企业能做出类似产品,对材料的性能要求极高。”为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尤源主动挂帅,包括童建喜在内的研发团队夜以继日地研发,仅一次配方试验,就需要70多个小时。

尤源痛下决心,在那半年里停了公司其他的所有研发,投入1亿元引进自动化生产线,最终将核心产品全部实现国产替代。

前几年,外部的封锁使得中国通信头部企业需求急剧下降,这对佳利电子的冲击很大。但这家经过30年市场磨砺的企业并不服输,而是瞄准新赛道主动转型,通过开发无人机、汽车等领域的新型元器件,赢得了发展主动权。

化危为机的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佳利电子是目前国内少数同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共烧陶瓷和高温共烧陶瓷材料制备工艺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制造与应用的企业,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均超过9%,每年可生产5000吨以上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制备,以及24亿只高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元器件。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胡淼

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