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智驾开大招、小鹏甩飞行王炸、李书福狂怼价格战,全国两会车企Battle实录
2025-03-10 10:09:18 世界浙商
当雷军的“自动驾驶大范围测试验证”撞上何小鹏的“飞行汽车订单”,再叠满李书福“反内卷”的Buff,2025年全国两会瞬间变成中国车企“顶流”的科技Battle场!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汽车行业再次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领域。小米、小鹏、吉利三位车企创始人金句频出,从智驾、立体出行到绿色转型,用硬核提案狂掀行业革命——“卷技术才是真卷王”,已经成为车圈大佬们的共识。
雷军:我们敢于跟全球最强的对手比拼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过去15年的创业让他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都离不开科技创新,5年前小米就下决心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投资核心技术。

“当时我们就规划了5年要投1000亿,现在5年过去了,我们大约投了1050亿元。同时,我们产品的销量也表明,全球用户越来越认可中国科技创新的价值。”
“代表通道”上,雷军提到去年发布的小米SU7汽车一亮相就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小米作为汽车产业的新人,在去年短短的9个月时间就销售交付超过了13.5万辆,在行业里也算创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同时,我们敢于跟全球最强的对手比拼,在德国,小米SU7 ultra的原型车跑出了6分46秒874的速度,是纽北赛道史上全球最快的四门车,这些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科技创新。ultra采用的超级电机V8S在已量产的电机中,是全球转速最快也是全球性能最强大的,而这个电机就是我们小米自己研发并且是在我们工厂自己生产的。”
据了解,此次全国两会,雷军还建议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大范围测试验证,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全国性测试验证,力争2025年建立跨区域、跨省份、一体化的便捷互认机制。他表示,汽车产业已迈入智能化高级阶段,高阶智能驾驶将成为汽车工业的必争高地。
何小鹏:全球首款“飞行汽车”即将量产交付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举行。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走上“代表通道”,就“科技如何改变生活”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何小鹏表示,最近的30年是中国科技创新最快速的30年,自己有幸见证并参与了中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能源汽车的三次变革和创业,而现在,正在开始AI的第四次变革和创业。
“1997年当我进入华南理工大学读书时,我和同学们一起把宿舍楼接入了教育网,在当时这是所有大学里第一批实现整栋通网,在现在这不是什么大事,但在当年可是一件大事,并让我坚信,科技创新真的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今天,全新的AI时代正在到来,它会极大地推动两个变革,第一个变革,是AI会推动全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飞速发展;第二个变革,是AI会推动汽车产业和机器人深度结合。”
中国的低空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何小鹏说,小鹏计划在2026年推动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实现量产,这将会是全球首款规模化量产交付的飞行汽车。
何小鹏表示,小鹏的愿景就是探索未来出行的变革,包括城市内的无人驾驶汽车,城市之间的低空飞行汽车,以及在工厂和小区“最后一公里”的人形机器人,“期待能把中国优质的、先进的科技产品尽早带给更多全球消费者。”
李书福:吉利坚决不打价格战,而是要打技术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这也引发了来自汽车行业代表委员的热议。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不只是汽车行业,所有行业都要良性、有序竞争。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建立在创新、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如果走上一条“内卷式”发展的道路,那么该产业就会不可持续。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具备创新能力,就必须有效益。李书福强调,吉利坚决不打价格战,而是要打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道德战。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在稳健、自信、受人尊重的从容状态下成长。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徐燕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