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星 浙江造 浙企成功在轨交付阿曼首颗卫星

2024-11-12 10:12:39 世界浙商

“阿曼星”发布会现场。马赛洁 摄

11月11日中午,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将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也称阿曼智能计算卫星,以下简称“阿曼星”)送入预定轨道成功交付。记者从西湖区空天地海产业发展情况暨“阿曼星”发射成功媒体通气会上了解到,作为阿曼的首颗卫星,“阿曼星”的太空大脑——星上人工智能处理载荷平台,由浙江民营企业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卫二”)提供。

“阿曼星”是一颗高分辨率智能遥感卫星,历时12个月打造。“这是浙江第一颗由民营企业参与研制,并向海外主权国家输出的人工智能卫星。”省商务厅服务贸易处处长庄谨说,这是浙江在太空领域以数字贸易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创新成果,也是浙江民营企业有能力将高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向全球市场的证明。

与传统卫星不同,“阿曼星”搭载的人工智能处理系统,可实现星上实时观测和处理。有了它,相当于卫星拥有“太空大脑”,具备一定的推究判断能力,将为阿曼的国土详查、城市规划、灾害应急等提供“外脑”支撑。

“‘阿曼星’峰值星载算力达到每秒80万亿次运算,是同等在轨产品的几倍至几十倍,能将1万平方公里图像数据的处理时间,从一周压缩到分钟乃至秒级。”“阿曼星”项目总体工程师陆俊杰打了个比方,阿曼制定农业政策需测算椰枣树数量,靠传统手段费时费力,运用这颗智能卫星,最快数秒内就能给出数据。

地卫二工程师正在测试卫星组件  地卫二提供

这种国际领先的数据在轨处理技术,也是“阿曼星”选择地卫二的原因。位于西湖区云栖小镇的地卫二,是杭州本土的智能航天企业,去年成功升空了“浙产”首颗人工智能卫星。该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约62%,核心创始团队来自浙江大学。

“阿曼政府正布局‘2040愿景’战略,推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多元化。”卫星接收方阿曼兰斯航天公司CEO沙彦聚坦言,选择地卫二,既是看重企业的硬实力,更是信赖中国的产业体系和市场规模,“接下来,我们将和中国企业在天基分布式计算等多领域深化合作。” 

“阿曼星”正在转运过程中(资料图)  地卫二提供

不仅“交钥匙”,还要“送服务”。“阿曼星”发射成功后不久,8000多公里外,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的卫星地面站同步启用。“公司为阿曼提供卫星产业链的全套商业解决方案,包括卫星地面站、测运控软件系统、人员培训等本地化能力建设服务。”地卫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温卓明介绍,公司正在切入航天产业链的中、下游,向阿曼、卢旺达、土耳其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享在轨算力资源,输出技术服务。

截至2023年4月,我国在轨工作航天器约600颗,位列世界第二,累计整星出口数量达17颗。地卫二是国内首个向海外交付整套卫星及地面系统的民营航天公司。据了解,“阿曼星”的人工智能处理载荷平台由地卫二设计研发,而其他36项主要配套产品则来自长春、上海、苏州等全国各地。

“民营企业正在成为创新的主体,上得了科技高山,也能下数字蓝海。”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专职副书记、研究员施勇峰说,“阿曼星”的成功交付,标志着浙江企业从“产品出海”拓展至“前沿技术和服务出海”,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技术合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