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榜样力量!“新质”人才大军激发浙江智能物联新活力
2024-10-21 16:49:26 世界浙商
当前,浙江加速推进世界级智能物联产业集群建设,布局以高精尖人才队伍支撑智能物联产业飞速发展的制胜之道,挺进万物互联新时代,打造天下英才向往之地。
建设“中国视谷”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则是杭州打造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浙江建设智能物联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标志性成果。在“中国视谷”,一大批科研劳动模范、领军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敢打头阵、勇当先锋,打造了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标志性成果,一大批“企业家铁军”作为中流砥柱为杭州撬动“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支点,形成了“人人皆可成才、个个皆能出彩”的生动局面。
访谈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劳动模范
一、劳动模范引领“锻铸”大国重器
榜样蕴藏无穷力量,精神激发奋斗意志。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劳动模范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在浙江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款践行网络强国战略的“国之重器”新华三CR19000集群路由器,可支撑千万级人口城市上网需求,提供业界最高密度100G以太网接口,打造算力时代的超高“网速”。该项稳居全球集群路由器前沿“宝座”的攻坚项目由全国劳动模范、高级工程师,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网络产品线总裁曾富贵领衔研发。
伴随新华三共成长的20多年,曾富贵牵头并参与了无数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匠心大作。譬如,2020年在国内首次实现400G产品上万级端口部署,2022年发布业界首款400G园区核心交换机,引领园区进入400G时代,2024年发布创新的DDC架构智算集群核心交换机、网络运维大模型——灵犀大模型……
“我想这些成绩的取得更多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曾富贵表示,“在新时代劳模精神应该持续发扬,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一个代表或者缩影,还是要有扎实的业务的功底,以身作则带领团队不停地进行创新。”
坚守一线、无私奉献,“铸”大国重器、“炼”行业利剑,走近4位浙江省劳动模范,我们看到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攀登科研“珠峰”的冰山一角。
来自阿里巴巴的高级算法专家董子龙不仅是浙江省劳动模范,也是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近年来,他牵头研发了通义智能3D数字人,创新攻克了视频处理中的技术难点,让动态视频中的角色无缝融入虚拟世界,带动了创意视频快速制作的行业突破。
再看曾登上“中国好人榜”的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网络部网络规划主管岑曙炜,深耕移动通信领域20多年,在3G、4G到5G的演进过程中从容应对千难万阻,实践着为城市美好生活提供技术支撑的初心。
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他带领团队围绕办赛、观赛、参赛三个维度实施超60个智能亚运项目,在“大莲花”上空布下“空地一体”的通信网络。“随着下一步的发展,通信与感知融合的趋势将越发明显,在无人机运动、山体位移监测、智能化生产、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方面日益高效应用。”岑曙炜表示,“相信未来通信服务不止于地面,还将深入触达太空领域。”
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规划建设部副经理朱小明是工信部亚运保障先进个人、亚运火炬手,在打造5G未来工厂,赋能传统制造企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介绍,“该案例满足了企业对工业互联网云化及未来拓展的需求,解决了因带宽不足导致的数据采集丢失等问题,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在他看来,未来移动通信将与AI技术深度融合,打造越来越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智能化改造等行业级应用解决方案。“整个时代的技术演进发展太快了,作为劳模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科技创新方面立足行业前沿深入思考,带领团队不断学习。”他说。
走进惠民领域,中国电信金华分公司云中台经理、首席技术官王志刚牵头研发了明厨亮灶平台,以“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慧科技应用加强食品数字安全治理。目前,省内已有超过10万路后厨视频接入该平台,正在全国推广应用。
“这个研发成果呵护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和健康。”他说:“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非常欣慰生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全国都非常注重人才,我省也在特别重视三支队伍建设。后续我们将坚持创新、发扬劳模精神做精做细每一个研发项目。”
二、“匠心之魂”引领前沿科技跃升
“追求卓越”是工匠终身学习的动力,也是工匠推陈出新的要求,他们有对“技”的超越、对“道”的践行,也有面向未来的传承与创新。
牵头研发了夜视王的大华股份高级工程师瞿二平,拥有图像融合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伽马曲线调试方法等2项国际专利、12项国内专利。
研发期间,他曾带领团队赴富阳、湘湖等地开展20次夜间实地测验,合计验证了超50个细分场景,通过持续开发、优化和迭代力求将产品做到极致,让监控画面在夜晚也能清晰如白昼,售价低至百元,解决了夜视相机颜色暗淡、图像拖影等难题,重新定义了夜视产品的基础水准。
田少华是申昊科技总工程师,也是今年“杭州数字工匠”的获得者,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电力创新奖三等奖、浙江省软件行业先进工作者等。在他的推进下,室内轮式巡检机器人集成了多传感器感知、智能检测等技术,可对巡检对象进行光-热-声全方位监测,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铁路等多个领域,有效提高巡检效率和安全性。
在他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型劳动者要拥抱新技术、培养新技能,而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实力强劲的杭州,是职工创新、创造的“沃土”。
来自先临三维的高级工程师李仁举,来自商汤科技的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工范佳柔,高级工程师、灵伴科技解决方案专家张兵,浙江浙能数字科技公司的智能化应用中心总监、机器人团队负责人王战……
千千万万“能工巧匠”的智力支撑下,浙江、杭州雄厚的视觉智能产业基础更显“质感”。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新华三、宇视科技等龙头企业大展雄风,阿里巴巴、网易、华为杭州研究所等世界级领军企业催生令人惊异的产业裂变,以及中坚力量的视觉智能企业日益壮大,雄踞一方细分赛道。
三、科技型企业家领航产业“新风向”
在浙江、杭州建设“中国视谷”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的人才大军中,科技型企业家兼具科学家与企业家之长,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征途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今年5月,浙江公布了首批20名科技型企业家名单,鲁尔物联创始人兼董事长胡辉、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等人正是最具创新力青年科技型企业家之一。
胡辉带领鲁尔物联在人才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快速成长,基于传感器硬件、物联网操作系统、场景算法模型的优势沉淀,在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生产安全、社区安全等存在安全隐患的领域,撑起了一张张“安全网”,也始终践行着对生产力传承和创新的初心。
譬如,他牵头研发的视觉形变仪成功攻克了高精度图像识别与算法优化、非接触式智能感知技术等多项技术难点。通过该产品仅需要在被监测结构体表面合适位置安装标靶,即可实现远距离实时位移测量,无需破坏被测结构体核心结构。
90后的王兴兴带领宇树科技做到了全球首家公开零售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并最早实现行业落地,全球销量历年领先的傲人成绩,他领衔研发的四足机器人在电力巡检、测绘排爆、消防安全、勘探救援等行业级、工业级场景中应用优势明显。
据悉,宇树科技成功自研了各类机器人、传感器、算法,并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运动控制、感知决策等综合领域持续深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新赛道不断涌现,王兴兴畅想到:“把一个人形机器人放在它以前没有见到的场景,只要人简单地演示或示范,它就能自然地自我学习、强化,不认生、不‘社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
深谙人才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支撑和发展源泉,人才要素的储备规模和根植厚度是高科技产业“打胜仗”的第一保障,浙江牢固树立起“大人才观”,全力加强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未来,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将涌入浙江,集结“中国视谷”,不断推动前沿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让“创新之火”燎原之江大地,开启浙江智联万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