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令哈邂逅诗与远方

2024-08-21 10:26:50 世界浙商

(记者 王澍)当江南水乡的艺术家们来到海子诗中的的德令哈,会绽放出什么样的艺术之花呢?

8月16-18日,浙商艺术采风考察团来到了位于祖国大西北的青海省德令哈市进行采风和艺术创作、交流活动。在浩瀚的西北高原上,一场关于诗歌、艺术与自然的盛宴悄然绽放。

在成员们一起乘坐飞机起飞的那一刻,这场艺术交流活动便已经开始了。从成员们登上飞机,看到蓝天白云在身旁、祖国的大地在脚下那一刻,他们心中的诗情画意已然澎湃在心潮。

“拿一朵西部的白云擦拭我们的灵魂。”这是中国作协会员,全国公安文联诗歌分会副主席沈秋伟在飞机上所做的诗句,也是对这次旅程最好的概括。对于这些艺术家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圆梦之旅、诗意之旅,是友谊之旅、融合发展之旅,更是一次“朝圣”之旅。

浙商智库德令哈诗歌艺术采风活动由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江援青指挥部指导,《浙商》杂志、浙商全国理事会、浙江文学馆、杭州书画社联合发起,《浙商》杂志、德令哈文旅局联合主办,活动由浙江省社科联主席、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盛世豪带队

考察团一行分别受到浙江援青指挥部指挥长詹茂伟,海西州州委常委、德令哈市委书记眭晓波会见。詹茂伟对浙商发展研究院到德令哈开展采风活动表示欢迎,希望这场活动能进一步联接起浙青的诗意桥梁,让更多的浙江朋友了解德令哈的人情风土,感受大西北的魅力。

眭晓波表示,近些年来,德令哈的发展得到浙商朋友的大力支持,在新能源、人文旅游方面等展开了多层次的投资交流,获得了丰厚的成果,他对浙商朋友表示感谢。他表示,这些年来浙青合作的丰硕成果将在本次活动中,以诗歌艺术等形式进行记录与创作,一定会有助于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德令哈。

诗歌朝圣之旅

一直以来诗书画印都是一家人,在诗人们眼中海子是他们写作路上的引路人,是他们的精神领袖。提及海子笔下那座充满诗意的城市——德令哈,它仿佛是灵感之泉,孕育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日记》中的那句“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更是成为了跨越时空的经典绝唱,温柔地触动着每一个敏感而细腻的心灵。

当飞机缓缓降落在广阔的柴达木盆地,旅行的序章便以海子诗歌陈列馆为起点,悄然铺展。在这里艺术家们穿越三十六载的光阴、跨越生与死的沟壑与海子的灵魂、也和自己的灵魂进行了一次对话。在静谧的夜晚,海子的每一行诗句都仿佛化作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引领着每一位诗人、艺术家走进海子那深邃而纯净的精神世界。

在这样的一个静谧环境下,将海子诗歌陈列馆设为旅行的第一站,对这些艺术家们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冲击。以至于在参观完回到酒店后,他们仍聚在一起,喝着自己从杭州带来的功夫茶,彻夜长谈。他们的思绪飞回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诗意盎然的年代,从海子、顾城聊到舒婷、北岛,从诗词书画聊到人生理想,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奇妙碰撞,激发出无限灵感与深刻思考,留下了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新时代发展之潮

次日早晨,采风团迎着朝阳,来到中国青海清洁能源利用展示馆,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的魅力。这里不仅有各种各样清洁能源项目的模型,更书写着我国“追风逐日,乘胜而上”的清洁能源发展史。

浙江省社科联主席、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盛世豪认为,中国的古代神话都是“人”的神话,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如今青海的清洁能源项目,也正是人们适应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最好证明。而这些项目的建设,许多都离不开浙江援青队伍的支持,都蕴含着浙江援青队伍“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的精神。

在前往下一景点的路上,我们看到了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光热电站矗立在柴达木盆地上,这种浪漫诗城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也是德令哈的独特魅力所在。

而在德令哈农垦博物馆,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团队成员们回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这片德令哈农场上伊始,这座“小社会”便开始运行,田间的深耕细作、学校的朗朗书声,勤劳的农垦人组成了一架巨大的耧车,在戈壁滩上播洒出片片绿洲。他们的血汗与辛劳,为这片亘古荒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也为德令哈市的建立了坚实的根基。

“江山如此多娇”
德令哈市虽坐落于广袤无垠的西北戈壁之中上,但却并不是一片荒芜,这里的山和湖,都展现着与温柔江南水乡截然不同的硬朗。

踏入柏树山国家地质公园,艺术家们瞬间被那“江山如此多娇”的壮阔景致深深震撼。古柏园中的千年古木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一簇枝叶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抬头望天,雄鹰翱翔,自由不羁;俯瞰草原,牛羊骏马悠然自得,一派生机盎然,触动着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在“情人湖”,艺术家们被传说中可鲁克和托素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打动。而目光所及却是自由飞翔的鸥鸟和连绵雄壮的祁连山脉,低头却又看进可鲁克的眼睛里,水草丰茂是她的秀发,湖泊是她的眼睛,湖水是她的泪水,她动人的眼眸,温柔深情又绮丽旖旎,诉说着对托素的无限思念与爱恋。

也正因此,远方的景色创造了美丽的“诗”。

谱写浙青双向奔赴之歌

在旅程的最后一天,一场别开生面的“德令哈—浙商艺术交流座谈会”于滨河诗歌公园诗城音乐书吧举行。此次交流会,由《浙商》杂志总编辑、浙商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冯永明主持,德令哈市市委副书记、浙江援青指挥部副指挥长吴琳致辞。

座谈会上,西泠印社、中国美院等诗书画印领域的艺术家轮流登场,分享了各自在德令哈这片神奇土地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他们胸中涌动的艺术灵感如祁连山顶积雪化作的清泉倾泻而出,编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每一句话语,每一幅作品,都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赞歌。

座谈会圆满落幕之后,与会的领导嘉宾及艺术家们移步至隔壁书写台旁共同创作雅集。他们以笔会友,共赴一场诗画雅集的盛宴。墨香四溢中,他们挥毫泼墨,将此次德令哈艺术采风之旅的点点滴滴凝聚于笔端,以最真挚的艺术语言,为这段难忘的旅程画上了一个完美而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