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浙里康养”金名片,这场4月的国际大会底气何在?

2024-04-11 08:57:22 世界浙商

2023年4月15日,首届浙江康博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医养结合风劲吹,康养奋进正当时。康养产业作为民生经济增长点和朝阳产业,在扩大内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关数据显示,2022—2023年我国康养产业发展态势继续抬升,其产业市场规模已超十万亿元。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如何让全省1340万老年人依靠政府、社会和家庭得到所需的生活照顾和经济、物质保证,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重大民生工程。对此,浙江省委省政府奋力擘画“幸福养老 浙里更好”这一张发展蓝图,不断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高水平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    

在此背景下,浙江(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下称“康博会”)应运而生。在业内人士看来,以康博会为抓手树立养老事业的“浙江样本”,对浙江而言意义非凡;举办康博会不仅是“浙里康养”集成改革的突破性抓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对养老产业新生态、新模式的深入探索。      

春风又绿江南岸,2024浙江康博会如约而至

2023年4月15日,首届康博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这也是浙江首次举办的大规模面向康养产业的大会,汇聚国内外合计百余家康养企业,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银发经济”的新生态和新模式,成为当年康养界的一件盛事。

在那场人气爆棚的大会上,聚合政界、学界、产业界多方力量。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方仁表、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浙江省经信厅原一级巡视员凌云、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作兵、物产中大金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林、麒盛科技董事长唐国海以及海外专家欧葆庭中国区CEO 柯烨明等政学企多方代表人物的主题演讲,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深入研究康养产业30多年的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在主持圆桌对话环节中的真知灼见,更是赢得阵阵掌声。   

此外,博览会聚焦了行业技术创新热点,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有效地全面探索“中国式养老”的浙江路径,大会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如今,春风又绿江南岸,2024浙江(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将如约而至。 

4月26日至27日,由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经信厅主办的本届康博会将在浙江绍兴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在首届康博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2024康博会将以“康养看浙里一家门口幸福养老”为主题,通过“一场高规格开幕式+银发经济报告会,五大现代化展区,六场专业性产业会议、一系列主题宣传报道”的组合拳,推进银发经济领域跨区域、国际性合作。届时,还将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杜鹏,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玉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周燕珉等学者专家及全球知名企业家现场演讲,深入研究、探索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业态,共觅康养新机遇。

此外,本次大会展出面积有15000平米,分别以成果展示区、幸福颐养区、健康养生区、乐活乐享区和国际及港澳台区五大展区立体呈现,邀请近300家品牌展商盛装参展,并通过线上线下双驱动带来30000+的专业观众。大会主办方还将邀请日本、德国、美国、新加坡、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30余家世界前沿康养企业,以及全国和浙江本土优秀康养企业,助力展商对接资源,高水平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

潜力巨大的康养产业,浙江走在全国前列

康养产业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据工信部数据,预计到2030年,仅国内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会突破20万亿元。面对康养这一万亿级别的市场风口,众多城市竞相入局,浙江便是其中之一,且在政策法规、财政资金、市场化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地区之一的浙江,其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也较早,目前全省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到1340万,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区之一。近年来,浙江在确保托底型养老的基础上,用“市场化+”推动养老服务业多元发展,坚持放管结合,市场化程度领跑全国。

2014年,浙江省政府就制定了《关于发展民办养老产业的若干意见》,强调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养老服务领域,都要向民间资本开放。2015年1月,浙江省十二届人代会通过了全国第一个地方性养老服务法规——《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进一步明确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激励政策,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使得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有法可依。

2022年,浙江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多业态老龄产业发展,将老龄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

2024年,为了发挥浙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制机制优势,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浙江省构建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实施方案》,明确分五年实施到位。到2027年,浙江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为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政策的精准支持激发了市场活力,浙江活跃着一批康养企业。物产中大金石是首届康博会的参展企业之一,作为浙江省属特大型国企、世界五百强物产中大集团的重要成员企业,2016年,物产中大金石打造“伞状”医康养联合体,率先探索了国企养老服务新模式。

同样作为2023年参展的国企之一,华数集团于2016年开始深耕智慧养老领域,构建“1+2+5+N”老有所学应用场景架构体系,实现全省老年教育一站集成、一屏掌控,成为“浙里康养”之“老有所学”的标志性场景。还有麒盛科技、思锐股份、驭信科技、乐湾科技、小柏家护等无数浙江民营企业从数智的产品、设计、平台、人才等多个角度提供为老服务。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并提出: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炯教授看来,浙江养老服务供给的市场化、规范化程度相对较高,从总体上看,社会成员的收人水平相对较高,养老财富的积累相对较多,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的购买力相对较强。国家正式提出发展银发经济,这对深耕多年养老产业的浙江而言,是一次机遇,也是挑战。

银发经济,这个关系我国近3亿老人的经济活动也赋予了2024康博会更加厚重的使命——“汇聚全国康养企业,链起浙江康养产业,融合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理念”。

2024康博会将聚焦科创康养、老年友好社会、养老金融、健康养生中医药、山区农村养老、养老人才等养老领域的痛点、难点,汇聚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探讨,努力探索出一条康养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朝阳”之路。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 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