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天津浙江商会会长陶开坤,揭秘在津浙商26万人5000亿元投资的背后故事
2024-04-07 09:23:33 世界浙商
A:在京的浙商有26万人,市场主体企业有1.4万多家,个体工商户有1.2万家。我觉得商会对在津的浙商和浙江起到了一个桥梁纽带的作用。浙江讲究“地瓜经济”,在天津的这么多浙商的企业家,很多都有意向或已经有在反哺家乡。
Q:听说您在天津已经创业有37年的时间了。您现在在天津主要从事哪些方面的产业,在创业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让您最难忘的事情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A:目前我在天津大概做了三个小的产业,第一个是制造业,做电子印刷,然后升级成为后来的电子的模器件,主要是给三星、苹果还有其他的这些500强企业配套;第二块我们业务是做资产类,我们目前在天津盘活了几个楼,然后现在这个楼的建设也是正在不断的推进过程当中;第三块业务是做幼儿教育,目前我们花了1.5个亿做连锁的高端幼儿园和一个培训学校。
Q:在您30多年的省外创业过程中,您认为我们这个浙商精神怎么样影响着您?
A:浙商精神就跟我们李强总理说的“四千精神”,这个精神深深烙在我们每一位浙商的心上。我觉得我们所有的浙商
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使自己的事业做大做精做强。他们也都能够吃苦耐劳。所以浙商的精神,应该来说可以在天津的浙商身上得到一个印证。
Q:目前浙江提出的这个“地瓜经济”的概念已经备受关注。作为我们省外优秀的浙商代表,在您看来怎么样发挥我们的这个资源或者优势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地瓜经济”的建设中来?
A:咱们所有的3个浙商分为省内的浙商、省外的浙商、世界的浙商。我觉得浙商的资源网络特别强大。尤其在国内的600万浙商分布在每一个省市,而这些地方也几乎都有自己的浙江商会。应该来说,把浙商的人脉资源和积淀的各方面的整体资源整合到最佳,能够反哺回我们浙江去,能够使在外的浙商事业发展了,挣到钱了,又回到家乡去投资,这其中就是我们的浙商精神。
Q:陶会长目前在除了天津之外的地方,也有一些相关投资。那在您选择省外投资的时候,您更多地关注当地的一些什么样的因素?
A:第一位的就是关注当地的营商环境,尤其是营商环境中司法的营商环境、法治的营商环境还会更加重要。我们抓住商机的同时也要首要考虑投资的安全性。因为目前整个经济相对还比较低迷,不是特别火热的时候,更加要考虑到风险。
Q:能不能给现在年轻的创业者提供一些商业上的借鉴?
A:我觉得现在年轻的创业者一代比一代强,尤其是我们浙二代、浙三代,一代一代都起来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觉得年轻人现在拥有得天独厚的一种条件,包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他们有文化有思想,也有这种奋斗的精神。他们就是少一些阅历和一种其他的魄力。我觉得年轻人在考虑到投资、创业的时候需要更多地注重一些风险性。因为一定要看到第一代浙商、第二代浙商他们所有走过的弯路,吸取这种教训,他们以后的人生、事业的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广。